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代科学家(七)——沈括

(2024-06-25 15:53:49)




                       中国古代科学家(七)——沈括

  英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在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史的书中,提到过,“至少在文艺复兴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也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缚着,使我国虽然在科学方面启蒙很早,但是却在很多方面被束缚着。在我国夏、商、周时代已经出现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更是“百家争鸣”景象繁荣。包括《墨经》、《山海经》、《黄帝内经》等,这些天文地理,人文科学,医学,植物的知识论谈,打开了我国通往希腊、罗马的道路。而到了汉代以后,我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技术已经基本成型。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文明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也正是这卓越的成就造成我国固步自封。很多东西始于中国,却被他国加以创造利用,最后成为攻击我们的武器。


            中国古代科学家(七)——沈括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树立古代科学家的丰碑,国家邮政在1955年8月25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基础上,时隔七年,于1962年12月1日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8枚,分别展示了蔡伦、孙思邈、沈括和郭守敬的光彩及他们的伟大成果。其中,第五、六枚为“沈括像”“地质”。

   中国古代科学家(七)——沈括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沈括像》《地质

  沈括(公元 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博学多才,在天文、地学、数理、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精湛的研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编修天下州县图,绘制天文图像,改制天文仪器,总结出了许多地质学原理,发现了地磁偏角,对共振现象和凹镜成象原理也有研究。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一生著作颇多,共计 35 种以上,其中晚年为后人留下的一部 26 卷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成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库。像活字印刷、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炼钢等重要成果,就是由这本书记录留传下来的。邮票《地质》画面描绘了沈括进行地质考察的情景。峭壁平地拔起,一直到画面顶端,给人以壁立千仞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