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家(二十三)——辛弃疾
中国古代文学家璨若繁星,名家辈出,成就辉煌。他们的不朽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遗产,永远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诗、词、曲、赋、散文、骈文、小说、戏剧都有文学大家的佳作力作。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影响深远。我国为了纪念这些历史名人,也相继发行过许多以他们为主题的专题系列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就是其中一类。自1983年发行《中国古代文学家(一)》第
一组至2023年《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第五组止,历时40年共发行五组23枚系列邮票。从另一个视觉展示了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纪念邮票
2023年11月8日,国家邮政发行了第五组《中国古代文学家》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系列邮票自1983年开始发行,历经40年发行到第五组,第五组《中国古代文学家》邮票分别表现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五位文学家都生活在宋代,都与古都开封、宋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套邮票采用中国水墨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以线造型,传神写心,笔墨酣畅而神形兼备,气格豪迈且不失精微,刻画出文学家丰富而深刻的内心世界。五位古代文学家形象表现在邮票上,在方寸之间搭建了一座现代社会了解历史文化、传承古代文明的桥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中第五枚为“辛弃疾”。
《中国古代文学家(五)》纪念邮票《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人,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他的词题材广阔,风格沉郁苍凉、悲壮豪放,有《稼轩词》等传世。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