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六七)元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024-02-09 15:14:43)
标签:

杂谈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六七)元曲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曲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继词后所兴起的另一种诗歌类型,因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元曲与宋词同样可合乐而歌。只是较宋词更接近口语,更清新活泼。元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继唐诗、宋词后的又一高峰,是中国古代珍贵的文学遗产。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中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元曲中常用的,只有四宫八调十二种。每一宫调都有不同曲牌。套数则由两支以上周一宫调的不同曲牌联缀而成。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六七)元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特种邮票

      2014年12月1日我国邮政发行《元曲》特种邮票1套6枚,内容分别选取了散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及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融合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散曲则产生于民歌俚谣,语言自由活泼,表现力丰富,雅俗共赏。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独具特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鼎足并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花朵。该套邮票延续《唐诗三百首》、《宋词》邮票的发行形式,以缩微文字工艺将元曲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邮票周边,借助专用点读笔点触邮票,或扫描二维码,可以欣赏到元曲的音频。该套邮票特约我国著名工笔画艺术家萧玉田创作,作者采用传统的绘画手法,使用矿物颜料,展现出工笔重彩细密工整、敷色艳丽的特点。邮票表现内容生动形象,气氛浓烈,配合不同的书法字体,营造出时代的真实感。该套邮票由北京邮票厂采用胶雕套印工艺印制。邮票第二枚为“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六七)元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曲》特种邮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