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六四)宋词
陆游《卜算子·咏梅》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曲等。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它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在中国文学史上,宋词是一座灿烂夺目的丰碑。词,就它的内容和写作的形式看,是诗的一种;词人也就是诗人。但就体制说,词比诗要复杂。原来本是曲子词、歌词,是为乐曲配唱的,写词都是就谱填词,后来才发展为-种独立的文体。词的起源于六朝梁代,到了宋代,词发展到鼎盛时期,上至帝王卿相,下至倡优歌伎,都争相写词。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特种邮票
2012年8月31日,为展示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遗产,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宋词》特种邮票,同时发行了《宋词》邮票小版张,邮票中的6首词分别是晏殊的《浣溪沙》、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的《鹊桥仙》、李清照的《一剪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而所选的宋词版本是依照中华书局出版的上疆村民(朱祖谋)所编纂的《宋词三百首》。《宋词》邮票的设计延续《唐诗三百首》“一版票、一本书”的创意理念,在表现了精选的六首词的同时将《宋词三百首》的29024个汉字,以缩微文字展现,使这套邮票既是一套多媒体邮票,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华文化的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宋词》邮票采用近方形的票形,票面左为词,右为画。设计上采用了画配诗、诗伴画,以画释诗,以画写意的形式,充满意境。印制方面应用10调频网高保真仿真印刷技术,精致细腻,犹如画在纸张上。这套邮票的亮点是再次应用了点读技术,人们在欣赏这套邮票时用点读笔点到哪里,哪里
就咏诵出对应的宋词,点读边饰左侧的印章,则可听到《宋词三百首》的全部内容。增添了邮票的趣味性。邮票第五枚为“陆游《卜算子·咏梅》”。
《宋词》特种邮票《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卜算子·咏梅》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同时,不论外界舆论如何,梅花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它的品格就像它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像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