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一)——韶山
“革命圣地”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革命圣地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2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的地区,或者曾是中共中央或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其他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点。革命圣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对新中国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最大贡献。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脚印。
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
1974年4月1日 ~
1975年11月12日,我国邮政发行一套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邮票全套14枚。这套邮票按照普票对不同面值采用不同颜色的特殊要求,每枚图案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单色绘制,显得朴实、庄重。每枚邮票的底部边框两角,统一装饰有菱形万年青图案,富有民族艺术特色。其中,第一枚为“韶山毛主席故居”,发行于1974年4月1日。
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韶山毛主席故居》
韶山是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主要景点是毛泽东故居、铜像广场、滴水洞。1929年,故居被国民党政府没收,遭到破坏。1950年按原貌修复。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6月27日邓小平在门额匾上题字“毛泽东同志故居”。1997年7月,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邮票设计者将这座朴实的湖南农家房舍置于中景,群山环抱,松柏葱茏,整个画面笼罩着一层和煦的阳光,创造了一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意境。
普14《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韶山》
在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发行之前,国家邮政曾于1971年9月25日发行过一套普14《革命圣地图案》普通邮票,全套11枚,其中第八枚为“韶山”,面值22分。邮票画面是松竹掩映下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远景青山、蓝天,近景苍松、翠柏,环抱着毛主席故居韶山冲。象征着毛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永葆青春活力,生生不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