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今天是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在传统节庆里,元宵观灯、中秋赏月、鞭炮迎春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就是要竭力渲染和尽力营造合家团圆、普天同庆的精神文化氛围,这是历代先人们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产物。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特种邮票
2001年6月25日是端午节(辛巳年五月初五),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端午节》邮票一套三枚,三枚邮票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和“避五毒”。
《端午节》特种邮票《赛龙舟》
《端午节》特种邮票第一枚为《赛龙舟》,《赛龙舟》表现龙舟竞渡的端午习俗,据称赛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驱瘟疫。这枚《赛龙舟》邮票以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构图,两条龙舟你追我赶,舟上插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一派吉祥气息。
《端午节》特种邮票《包粽子》
《端午节》特种邮票第二枚为《包粽子》,从唐宋以来,粽子已成为端午节和民间四季的美味佳肴。《包粽子》票面图案,选取了粽子、香包、长命锁、荷花、艾草、菖蒲、倒蝙蝠(寓意“福到”)入画,没有采用传统的吃食场面,而是别有新意地采用悬挂的如意节和民间传统挂饰以及瓶中的菖蒲和柳条及粽子来喻旨粽子这一主题物象,象征着纪念民间传统节日,分别表示驱邪避毒、保佑平安、吉庆祥瑞。图案是五颜六色、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节》特种邮票《避五毒》
《端午节》特种邮票第三枚《避五毒》。在我国古代,五月俗称“毒月”或“恶月”。五月五日这一天,孩子要头戴虎形帽、身穿五毒衣、腰佩香囊,以防邪祟;屋里要贴用大红纸剪成“五毒”(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图。邮票图案以虎形葫芦符作为主图物象,脚踩流云,背负宝剑,可谓威风八面。还有被称为“五毒”的五种小动物,色彩鲜艳,生动逼真。
该套邮票图案色彩对比亮丽,装饰性强,画面简洁、醒目,节日气氛浓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