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二十五)诗词歌赋—诗
所谓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概称;虽然如此, 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是业已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尤其是传
统文学的大成。其中,诗词在人们的通常思维中是有着严格格律(主要指平仄、用韵和对偶等严格要求)的两种诗歌体式(古体诗的平仄略微放宽些),是不能乱行押韵和误用平仄的;究其实,所谓的赋,其实也是有着非常严格的对仗规则和平仄要求。
《诗词歌赋》特种邮票
2015年11月12日,我国邮政发行一套《诗词歌赋》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一枚为《杜甫吟诗》。 “诗”为文学题材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节奏”解释为: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韵律”解释为: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压韵规则。
《诗词歌赋》特种邮票《杜甫吟诗》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人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邮票图案中表现的《春夜喜雨》是杜甫的名作之一,也是唐诗名篇之一,此诗是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邮票图案将诗人杜甫形象置于画面前方,后面为《春夜喜雨》的诗词意境。风卷集着春雨而来,天空乌云来了又散去,一束光由云层穿透,刚刚下过雨的江面清澈透明,绿树、红花,将市镇装扮得如此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