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楼(四)蓬莱阁
楼为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中国上古时代无楼,至旧中国晚期才开始出现楼。阁是风景区或庭院里的一种传统楼房建筑。阁多建筑在高处,四周开窗或设栏杆回廊,可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名士便将登楼阁、揽胜景、吟诗作赋、抒情遣怀视为一项高雅活动。中国历代供登临观景的楼数不胜数,其中汉代的黄鹤楼、三国的岳阳楼、唐代的滕王阁、宋代的蓬莱阁中外驰名。
《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
1987年10月30日,为展现中国历代名楼的建筑风采,国家邮政发行一套《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四枚为“蓬莱阁”。
《中国历代名楼》特种邮票《蓬莱阁》
蓬莱阁,位置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是一处古建群。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嘉佑六年(1061年),蓬莱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其“八仙过海”传说和“海市蜃楼”奇观享誉海内外。
蓬莱阁历经风雨沧桑,如今已发展成以古建筑群为中轴,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四种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为底蕴,山(丹崖山) 、海(黄渤二海)、城(蓬莱水城)、阁(蓬莱阁)为格局,登州博物馆、古船博物馆、田横山、合海亭及黄渤海分界坐标等20余处景点为点缀,融自然风光、历史名胜、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坐落于丹崖极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结构建筑,重檐八角,四周环以朱赤明廊,供人极目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景观的最佳处所。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巡抚李戴于其旁增建了一批建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知府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主持进行扩建,使其大具规模,后又得以多次修缮,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中高悬一块金字模匾,上有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三个苍劲大字,东西两壁挂有名人学者的题诗。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蓬莱蓬莱阁道教名胜,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
蓬莱阁景区,先后荣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