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桥(六)—临颍县小商桥

(2023-03-22 12:03:14)




                   中国古桥(六)— 临颍县  小商桥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走过一座座山,跨过一条条河,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才能。我国古桥先有梁桥,后有浮桥和索桥,拱桥最晚出现。根据现有资料,自独木桥、堤梁式桥出现,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铁路、公路等近现代桥梁开始设计建造的几千年中,我国古桥在由低级演进到比较高级,由简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时代为主,包括西周以前为创始时期。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及三国为创建发展时期,四种基本桥型都已出现并初具规模。第三阶段,以隋唐宋为主,包括两晋、南北朝、五代为全盛时期,在建造各种桥型桥梁的技术上都有突破和创新,把古桥建筑推到了高峰。第四阶段,由元朝至清末为继承发展时期。十分明显,桥梁建筑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桥梁的发展使交通运输畅通,又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中国古桥(六)—临颍县小商桥
                  《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障碍,发展生产,他们跨高山,越大江,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在各种天堑上架设了无数各式各样的桥梁。为了展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展现中华民族古桥建筑的风采,我国邮政于2003年3月29日发行了一套《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二枚为“小商桥”。

      中国古桥(六)—临颍县小商桥
               《中国古桥—拱桥》特种邮票《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与郾城区交界的小商河(颍河故道)上。小商河为古时商王经此而得名,桥因河而取名,河因桥而出名。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小商桥是一座单拱敞肩的古拱桥。现存桥主体结构属北宋建筑风格,使用并列砌筑法,主拱与两侧小拱横券均用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拱券纵向使用腰铁加固,桥基、劵脸、栏板、栏杆等部位保留有历代精美石刻。小商桥造型优美,结构合理,做工精细,雕刻华丽,建造历史久远,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82年9月,茅以升派袁德熙、胡达和、李颖霖3位专家赴临颍实地调查小商桥,得出“小商桥是隋代石拱桥,年代早于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的结论。
     小商桥为南北走向,是一座敞肩单孔石拱桥,使用并列砌筑法,主拱与两侧小拱横券均用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拱券纵向使用腰铁加固。全长21.3米,桥面宽6.45米。主拱券净跨度12.14米,矢高3.06米。拱券厚0.6米,券上有二层拱石砌成眉拱,拱石宽0.25米,长1.5米。两孔小拱净跨度2.83米,矢高1.02米,拱券厚0.5米。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兽,伸出桥身。桥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小商桥因桥拱、桥基、雁翅均用红砂岩砌成,通体显紫红色。在中间桥孔的桥基上,以浮雕手法雕刻着4尊金刚力士像。他们体格健壮,怒目圆睁,屈膝负重,似以千斤之力承托着整个拱桥,神态举止惟妙惟肖。在中孔拱券上雕刻着龙、虎、狮子和天马等动物形象,以及莲花等图案。在主拱和两侧小拱交接处,以圆雕手法各雕饰龙头1个,伸向两侧河面。小商桥桥面用青石铺砌,共有28根望柱,柱头雕刻有狮子、莲花、仙桃等。望柱间有26块栏板,雕刻有水、鱼、龟、莲花、牡丹、窗棂等图案,刻工精湛,造型逼真。另刻有当时各界捐款修桥事宜的题记。小商桥现存构件多为宋、金遗物,券面及望柱、栏板等部分均为宋代以来的精美石刻艺术品。200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临颍县小商桥4A级景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