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九五)虎(文物)——汉·白虎瓦当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2022年9月5日,为展示中国历史悠久的虎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虎(文物)》特种邮票,全套6枚,这是继2000年3月7日发行的《龙(文物)》和2017年7月29日发行的《凤(文物)》之后,我国邮政再次发行文物文化邮票,其邮票风格和邮票枚数基本一致。六枚邮票主题分别是商·伏鸟双尾青铜虎、春秋·青玉虎形佩、汉·白虎瓦当、汉·错金铭文铜虎节、金·磁州窑白釉褐花卧虎枕、清·皮影飞虎。
《虎(文物)》特种邮票
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上古四大神兽之一,而且仙人往往也乘白虎虎升天,是镇西之兽。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虎(文物)》特种邮票《汉·白虎瓦当》
《虎(文物)》特种邮票第三枚为“汉·白虎瓦当”,汉陶白虎纹瓦当直径18.7厘米,边轮宽2.1厘米,厚2厘米。圆形,泥质灰陶。围绕中心乳柱以浮雕手法饰一白虎,其全身条纹,张口举爪,虎尾弯曲,劲健有力,神态威武。白虎是主管西方的神灵,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组成四神(也称四灵)。此瓦当外廓较宽,白虎依据圆瓦而呈弧形,蕴含气势,动感强烈,突出了老虎的威严。整体设计匀称,富于美感。瓦当为筒瓦之头,是中国古代建筑构件中的一种。因其有遮蔽檐头、阻止瓦片下滑的作用,故称“当”,有阻挡、遮挡之意。瓦当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具装饰作用。古人常以各种动物、植物、图案、文字等装饰当面。此汉陶白虎纹瓦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