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标签:
杂谈 |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淮河水闸》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成渝铁路》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石油工业》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国营农场》
邮票第四枚为“ 国营农场”,国营农场是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国营农场采用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邮票画面中前面的拖拉机牵引着圆盘耙碎土平地,后面的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播种。
1955年10月1日,在举国欢庆国庆六周年之际,为了宣传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美好图景和伟大意义,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全套18枚。邮票主题分别是“冶金”、 “电力”、“煤矿”、“石油”、“机器制造”、“国防”、“纺织”、“讨论计划”、“农业”、“畜牧”、 “水利”、“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地质勘察”、“高等教育”、“和平生活”和“工人疗养”。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五年内,国家对于经济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0%,农业总产值增长25%,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