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2023-01-05 11:42:30)
标签:

杂谈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我国春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源于宗教,如圣诞节一些节日源于对某些人或某个事件的纪念,如我国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等。另外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纪念日也是节日的一种,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庆祝完教师节我们迎来了金秋十月,那是共和国诞生的日子,是祖国母亲最盛大的节日。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国庆题材邮票是邮票中的主角,它犹似一部共和国简史,见证了国家的辉煌进步,彰显了民族的大团结;它犹如百花园中的牡丹花,分外璀璨,成为邮票收藏者的最爱之一。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

                1952年10月1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周年,国家邮政展发行一套《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四枚,主题分别是《淮河水闸》、《成渝铁路》、《石油工业》、《国营农场》,邮票展现出了近代历史上祖国的一些主要建设,首先就是淮河水闸这个建设工程对于洪水的治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然后是成渝铁路给现代人们的交通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铁路的开通可以避免人们出行的时候少走很多弯路,还有就是石油工业以及国营农场对我国工农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贡献,该邮票的发行不仅展现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设文化,同时还体现了我国近代史以来一步步的进步与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与骄傲,邮票4枚图案的中心画面统一设计成拱形,左右两边又精心衬以不同图案的绫绢底纹,使邮票显得富丽堂皇,寓意伟大祖国灿烂瑰丽的明天。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淮河水闸

      邮票第一枚为“淮河水闸”,这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闸,也是淮河流域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邮票主图为1951年修建的横跨淮河的润河集分水闸,由拦河坝、拦河闸、进湖闸等组成,用于蓄滞洪水,保证下游行洪安全;上方为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今天,淮河水闸已被拆除,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淮河水闸这枚邮票再现当年治淮的风貌。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成渝铁路


    邮票第二枚为“成渝铁路”,邮票图案是成渝铁路重庆段白石车站附近的煤窑桥,桥面上,一辆火车冒着蒸汽,正飞驰而过。由于20世纪80年代煤窑桥北边拓通了一条铁路隧道,火车就改道不再走煤窑桥了。因此,煤窑桥上火车飞驰的场景,只能通过这枚邮票去回想。当年成渝铁路的建设为新中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拉开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建设的序幕,被称为新中国建设史上第一个奇迹。70多年来,成渝铁路从时速四五十公里的普速铁路到时速350公里的成渝高铁,它见证了西南铁路波澜壮阔的发展,见证了蜀道从难走到能走,到走得好的历程。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石油工业

    邮票第三枚为“石油工业”,邮票画面展示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玉门油矿,它是我国开采较早的油矿,矿区在甘肃玉门。据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时,玉门、酒泉一带居民就用土法取油,做为照明、润滑、涂革之用。邮票画面中远景是祁连山下的钻井,近处是玉门炼油厂热裂化车间。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特种邮票国营农场》

     邮票第四枚为“国营农场”,国营农场是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国营农场采用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在“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邮票画面中前面的拖拉机牵引着圆盘耙碎土平地,后面的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播种。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二)国庆节—经济成果
            《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

 1955年10月1日,在举国欢庆国庆六周年之际,为了宣传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美好图景和伟大意义,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特种邮票,全套18枚。邮票主题分别是冶金”、 “电力”、“煤矿”、“石油”、“机器制造”、“国防”、“纺织”、“讨论计划”、“农业”、“畜牧”、 “水利”、“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地质勘察”、“高等教育”、“和平生活”和“工人疗养”。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五年内,国家对于经济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1957年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0%,农业总产值增长25%,国民收入总额增长53%。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套邮票的18枚图案,票题统一设计在上边框,铭记和票名统一置于下边框,使画面具有一种统一之美;边框均以吉祥如意的花纹作为装饰,犹如一扇扇精雕细刻的窗口,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出了伟大祖国鲜花般瑰丽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