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一)重阳节—登高

(2022-10-31 11:35:10)
标签:

杂谈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一)重阳节—登高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凝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在传统节庆里,元宵观灯、中秋赏月、鞭炮迎春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就是要竭力渲染和尽力营造合家团圆、普天同庆的精神文化氛围,这是历代先人们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产物。下面我们按一年中的节日顺序拉开方寸世界的节日序幕。
            过完中秋节,便迎来重阳节,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来历。也叫重九节是人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其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1989年,我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这样就突出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主题,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一)重阳节—登高
                      《重阳节》特种邮票

          2003年10月4日是我国癸未年九月初九,也是我国第十五个老人节,为庆贺癸未年老人节的到来,国家邮政发行一套《重阳节》特种邮票,全套三枚,邮票主题分别为“登高”、“赏菊”和“饮酒对弈”。这三枚邮票采用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设计,侧重水墨泼染,讲究环境氛围衬托,刻意体现悠闲散漫的意蕴。在构图处理上,设计了一个“圆”置于“方”形邮票中心,宛若一幅景色优美的丹青画卷。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一)重阳节—登高
                 《重阳节》特种邮票《登高》

    《重阳节》特种邮票第一枚邮票《登高》,阅者好像和古人一起登上高高的山岗,秋日重阳,天清气爽,脚踏瀑布,极目望远,万山红透,层林尽染,满眼都是红绿相间的美景,生机勃勃,此时此刻,心旷神怡,舒服到了极点。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赏节”。刘歆《西京杂记》云:“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这一天,人们头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揽胜,驱灾避邪,自古留下许多典故,历代文人骚客也为此写下无数记咏的诗篇。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首推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或高塔。九九艳阳天,云淡山清,秋高气爽,人们头插茱萸,手提菊花酒,登高览胜。图中人物在高山瀑布之下,点出“登高”这一主题,人在高峰之上,瀑布蹈在脚下,前景广阔,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韵。邮票画面表现的正是这种情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