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八一) 福建土楼
振成楼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福建土楼》特种邮票《振成楼》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从明末、清代至民国时期逐渐成熟,是以石为基、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大型民居建筑,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乃至几百户人家生活居住在那里,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的永定区,漳州市南靖县、华安县。它有着奇特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是中国民居建筑的瑰宝,2008年7月6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建筑文化,国家邮政于2021年5月19日发行了一套《福建土楼》特种邮票,全套4枚。该套邮票以土楼的四季为主题,表现了振成楼、二宜楼、田螺坑土楼群、承启楼。四幅作品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工写结合的表现手法,色彩鲜明饱满,对土楼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在无限被重复的方形和圆形中,四季变化的微妙感受与天地参合的奥秘形象地表达出来,赋予土楼新的视角和色彩;光与影的变化使画面变得轻灵空旷;而高空俯视的视角则使构图体现出更富于扩张感的空间意识,演绎出与众不同的土楼造型与人文气息,突显土楼这种建筑形式承载的向心、团结的情感内蕴,同时版式一、二均饰以精美的绘画,土楼的主题跃然纸上。
邮票第一枚为《振成楼》,振成楼,是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奇特巧妙的建筑设计,科学完整的功能设置,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精雕细琢的制作功夫,丰富的文化内涵,振成楼因此呢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1985年,振成楼的建筑模型曾同北京的天坛模型一起送往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建筑模型展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别具一格的造型,被认为是客家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