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四〇)殷墟青铜器

(2022-07-27 10:25:05)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四〇殷墟 青铜器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四〇)殷墟青铜器
                 《殷墟》特种邮票《青铜器


               殷墟是中国古代商王朝晚期的都城遗址,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洹河两岸,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遗产地保护区核心面积414公顷,缓冲区面积为720公顷。殷墟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后冈遗址以及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手工作坊等,建造年代为公元前1319年—前1046年。对殷墟的科学发掘始于1928年,出土了大批的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不仅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更是探讨当时宗教礼制、生活方式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殷墟的发现和发掘被评为20世纪中国“一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6年7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达到中国青铜时代发展的巅峰,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铜器中铸造技术工艺最为精美的是礼器。而殷墟出土的礼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制呈现多样性。
      2016年7月13日,为纪念殷墟申遗成功10周年和宣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殷墟》特种邮票,全套3枚,其中第二枚“青铜器” 。画面为“后母戊鼎”,背景为鼎内铭文和外部纹饰。表现了安阳殷墟独特的符号。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1939年3月在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发掘,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足高4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832.84千克。后母戊鼎厚立耳(其中一耳为后配),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自挖掘,出土后因过大过重不易搬迁,私掘者又将其重新掩埋。后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套套邮票选取了殷墟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后母戊鼎,在背景中刷了一笔水墨,一笔水墨贯穿殷墟文化三千年,静物写实与水墨写意互相辉映,有动有静,使画面更有内涵。通过雕刻线条的疏密深浅变化和三种不同颜色的凹印油墨的结合,将青铜器历经沧桑的雄浑与斑驳刻画得淋漓尽致,完整展现殷墟的丰富内涵和神秘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