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耄耋野草
耄耋野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832
  • 关注人气:1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二五)唐卡白度母

(2022-07-13 10:47:23)
标签:

杂谈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二五)唐卡 白度母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二五)唐卡白度母
                《唐卡》特种邮票《白度母

       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即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国璀璨民间艺术中的奇葩。唐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涉及了藏族的宗教、历史、政治、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者藏族人民对雪域高原的无限热爱。唐卡以其别具一格的匠心、轻便灵巧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美轮美奂的描绘、鬼斧神工的技艺,深受世人的喜爱和珍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起源于公元7世纪,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用料极其考究,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以示其神圣,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唐卡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开始了缓慢的发展;10世纪开始了有序发展;11-12世纪是唐卡艺术形成系统时期;13-14世纪,唐卡艺术风格凸显,稳步发展,形成唐卡三大画派:勉唐,噶孜,热贡画派,明清时期是唐卡绘画艺术发展的繁荣时期,还形成了三大画派旗下很多画派。前藏的唐卡构图严谨,笔力精细,尤擅肖像,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后藏的唐卡用笔细腻,风格华丽,构图讲究饱满,线条精细,着色浓艳,属工笔彩的画法。

       根据制作唐卡所用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做“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绘画唐卡)。“国唐”根据丝绢材料的不同,有以下五种:一是绣像“国唐”,这是用各种不同的丝线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唐卡;二是丝面“国唐”,制作这种唐卡是将各色的丝绢切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用针将拼成画面的各色布块缝接起来;三是丝贴“国唐”,这种唐卡是将切成的各种彩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四是手织“国唐”,用丝线经手编织而成的唐卡;五是版印“国唐”,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绢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尔也用铜版或铁版。“止唐”画法多种多样,主要是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的不同色彩来区分“止唐”的种类:一是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二是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三是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四是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五是版印“止唐”,这种唐卡的制作方法与“国唐”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国唐”印在丝绢做成的画布上,而“止唐”则印在棉布做成的画布上。

       唐卡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一般中心位置是主要人物,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着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与中心人物有关的人物、活动场所或故事布满一周。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把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

    2014年5月18日,为宏扬我国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宣传国际博物馆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唐卡》特种邮票,全套4枚和一枚小型张,其中第四枚“白度母”。作于18世纪,北京,布本,设色,画心纵67厘米,横46厘米。清宫旧藏。  画面上的白度母,身白色,面容慈祥,头戴五佛宝冠,身披缨珞,左手持莲花,右手下垂,给与愿印,结踟趺坐于莲台上。背景为山水花卉,这种构图受汉族画风影响。画面上方为七世达赖喇嘛,在西藏,达赖喇嘛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画面下方左为马头金刚,右为持剑金刚。唐卡背后有白绫签,其上墨书汉满蒙藏四体文字题记,其中汉文为:“乾隆三十四年十月初八日,乾隆帝钦命阿旺班珠尔胡土克图认看了这幅唐卡”。白度母,又称为增寿救度佛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白度母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能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白度母身色如雪山洁白,面目端庄祥和,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眼,因而又称为七眼佛母。相传额上一目观十方无量佛土,其余六目观六道众生。形象为一面二臂,面目端庄慈和,温静微笑,法相寂静;头戴花蔓冠,乌法挽髻,秀发后束,顶髻飘逸;双耳坠着大环,肤色洁白,玲珑剔透,身放五光;穿丽质天衣,上身袒露,颈挂珠宝璎珞,斜披珞腋,身着五色天衣绸裙,以白珍珠为主的各种宝贝分别作为头饰、耳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镯、脚钏,佩戴铃串、天物之花,第一串绕颈,第二串绕胸,第三串绕脐,宝珠璎珞遍体,细腰丰乳,如妙龄少女;上穿白丝,下着锦裙,全身花鬘庄严。七只慧眼个个如菊花花瓣大小,这些眼象征她能观照一切众生。月亮靠背,双足金刚咖趺坐安住于莲花月轮上,右手膝前手掌向外结施愿印以示救助,左手当胸以三宝印抚乌巴拉花,左手拇指与无名指牵住白莲花枝对着心间,花沿腕臂至耳共有三朵,一朵含苞,一朵半开,一朵全开,代表佛、法、僧三宝具足;花茎曲蔓至耳际,形象典雅优美。白度母象征着诸佛之法力与尊严,尤其象征用女人之身成佛;肤色象征成就智慧;法器象征将众生救拨于轮回。总之,她是一切羯磨及灌顶之神,能使人增长寿命,其法缘深厚,福力广大,善端非凡。本套邮票借鉴了中国画竖式卷轴装裱形式,选用近年少见的超大规格票幅,选取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稀世珍品,经过精细的修饰,边框采用金色,运用12种色彩和珠光油墨复合胶印印刷,画面厚重,色彩浓烈,再现了唐卡之特点及精美细节,既保持了藏传佛教鲜明的个性特色,又增添了邮票彩金辉映的奇丽意境和收藏的独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