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月 話月餅
自古
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用以表達天子對日月的尊重
【中秋】也因此受到重視
不過在唐代之前
中秋賞月祭月在民間還不甚風行
一直到了唐代受到文人雅士喜愛相約在中秋賞月吟詩的影響
才使得民間開始普及起來
而到了唐末時
中秋節就演變為一個多姿多彩習俗的重要節日了


雖然中秋節一定會讓人聯想到月餅
但是在早期人民是沒有吃月餅的習俗
而是以時令的瓜果為主
月餅與中秋開始有直接聯繫
傳說是在元朝末年時
漢人想要推翻蒙古人的高壓統治
爲了相約在中秋節起義
而將字條藏於自製的圓餅中
分送親友傳遞消息並一舉成功
這才使得月餅開始成為中秋節的應景食物
月餅在經過百餘年的變化演進至今
已自成一套脈絡可尋的民族飲食文化
若以餅皮為依據可分成五大類:
廣式的漿皮月餅 台蘇浙滬的酥皮月餅
台式的糕皮月餅
京津的硬皮提漿月餅
潮州地區的白皮月餅
這些口味不同形狀各異的月餅
又可分為數個派系 其中較熟悉的有:
台式、廣式、日式、蘇式、潮式、京式。。。。。。等等
台式月餅
綠豆凸是最具代表性的
相信吃過的人不少
是不是很懷念呢
那麼就動手吧
做出那縈繞你夢中久久不能散去的味道
****************
*********************
*******************
製作:
【水皮材料:】 【油皮材料:】 【餡料:】
中筋麵粉:75克 低筋麵粉:150克 綠豆沙:435克
低筋麵粉:38克 豬油:75克 豬枚頭肉:250克
糖粉:23克 蒜末:14克
豬油:45克 白胡椒粉:3克
涼開水:52克 細砂糖:3克
油蔥酥:8克
白芝麻:3克
醬油:15ML
黑胡椒醬:14克(可省略)
雞精:1克

【做法:】
1:將豬肉剁成小丁 大蒜切末
2:把豬肉放入鍋中炒至熟香出油
取出瀝幹油備用
利用鍋中的油爆香蒜末
再加入豬肉 以及其他調味品
炒至乾香 放涼備用
3:糖粉與豬油加入盆中混合均勻
再將中筋粉、低筋粉混合篩入稍稍拌勻
接著將水分次加入拌勻
以調整水皮麵團之軟硬度
如耳垂般柔軟時
即可滾圓準備鬆弛 蓋上保鮮膜鬆弛15~30分鐘
4:將低筋粉與豬油混合均勻成酥泥麵團
操作時要迅速
以免手溫使油脂融化
蓋上保鮮膜鬆弛30分鐘

【做法:】
5:將鬆弛好的水皮與油皮麵團
各分割成每個20克
6:水皮麵團用手壓扁
將油皮放在水皮中央
接著以拇指壓住油皮
利用戶口將水皮往上推擠收口
油皮務必不能露出
否則成品烤後層次會不明顯
7:將包好的水油皮麵團壓扁
迅速擀成橢圓形
接著由外往內捲成長筒狀後
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
8:將第一次捲好的麵團收口朝上垂直擺平
以手掌略壓平後再次擀捲
同上述方式由外向內捲起
蓋上
保鮮膜再次鬆弛15分鐘

【做法:】
9:綠豆沙分割成為45克每個 滾圓備用
10:將綠豆沙整形成中央凹凸的形狀
包入一大匙炒好的肉餡 再收口捏緊
綠豆凸的餡料就完成了

【做法:】
11:麵團橫放
用手指往中間下壓
再用兩指捏合兩側麵團
再次壓平擀成中央厚
四周薄之圓片
12:包入分割好的餡料
收口捏緊
收口朝下排入烤盤
烤箱預熱180度
25分鐘

【綠豆沙餡料的炒製】
【材料:】
乾燥綠豆仁:300克
細砂糖:250克
豬油:60克 麻油:5克
【做法:】
1:乾燥綠豆仁浸水4小時
2:加入淹過豆仁表面1~2CM
以大火蒸至手指可以搓成粉的程度 取出趁熱搗成粉狀
【做法:】
3:將綠豆沙放入鍋中 加入細沙糖與豬肉
先以中火翻炒
4:待炒至難以翻拌時再改小火熬炒
過程中需要定時測溫 直到餡料測達110度~112度即可熄火
5:加入麻油拌勻後 即取出放入容器中冷卻
以上全部來自于月餅專家曹大師
鳴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