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

标签:
新易国学易统家人 |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顾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人生一路走来,思维和意识是大不相同的,当千帆过尽再回首往事,会焕发出与当时全然不同的意味,所谓初闻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大概就是这种心境的最好表示。
在我们传播《易经》及国学思想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具有年龄、阅历的学生越容易领悟到智慧的魅力,每一点启迪在不同人过往的人生经历中都能够唤起以点带面的巨大共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无数感悟想要分享。而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时常觉得感同身受,所以,也想把这些真实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易经第三四模块学习心得
理工出身,逻辑思维,现代(即西化)管理模式及行为规范。一路走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却越来越发现以上一直使用的思维模式和工具只能解决具体的问题,而那些最重要的形而上的问题,类似于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具体到事业生活中,在有限已知条件下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对不确定选择的取舍、对自己对环境对人的真正认知,现有的知识架构和逻辑思维找不到答案。而这些问题出现时,往往在人生、事业中最重要的节点上,它们决定了一个人是否碰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朝正确的方向走。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于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经挚友介绍,师从许文胜老师,开始了易经研习,一切从零开始。
实话说,多年西方思维的底子,开始是带着疑问来研习的。一点点的学习,开始感受到了易经的博大精深,小到日常生活、工作,大到文化、教育、科学、政治,从中国到西方,易经无时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使用着易经的道理而已,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对自己而言,这是有生以来最认真用心的学习,以往的各种学习考试,和易经相比都是小儿科。系辞、爻辞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把玩、思索许久, 也有点体会到古人所谓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的感触……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天之佑之,吉无不利也” 。寥寥数语,道出处世做人的奥秘。简说个人之理解:天所助之人,必吉祥无有不利。但“天”帮助何人呢?此处“佑” 是帮助之意。天之所助者顺也,即“天”帮助顺从之人。何为“顺”?顺为顺从天下规律。即“天”是公平的,它以同样的形式呈现于世人,而那些能够看出规律,顺应规律行事的人,自然就能够做成,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得到了“天时地利”。另一方面,人之所助者信也,人们会帮助有德行诚信之人,如做人有诚信德行,就会得到众人的帮助、拥戴和随从,此为“人和”。换言之,如果做人做到“信”,得到人和。做事履行“顺”,得“天时地利”,那还有什么不吉不利的吗?
刚刚踏入易经大门之始,希望通过未来的研习,得到“顺”的智慧,达成“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状态。也希望能够尽一己之力,传播国学精髓,让中国古老的易经智慧发扬光大。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 [原创]年过四十的人,怎么能把生命看得更明白些](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这位学员的分享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对《易经》的热爱,以及《易经》智慧对她的启发,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推崇无须粉饰。人类钟爱美好的事物,如果不是有实际的帮助和启发,《易经》又如何引爆无数人的热忱。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把更多学员的感悟分享给大家,为诸位呈现《易经》缤纷多彩的价值,你将与他们一样,在《易经》的帮助下,获得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