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易国学管理团队
新易国学管理团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00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易养生】正确习惯治大病之泡脚

(2015-10-09 10:13:04)
标签:

新易国学

健康

中医养生

秦鸿亮

泡脚

https://mmbiz.qlogo.cn/mmbiz/XScqwTvt4cdbvztmLMrAzRfP7EhblV2t7ju2y8MAIiceGpW4SyGrDQ8O6wn9f6hdwrQuL37EfTYFXRe1MNcgQFg/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作者:中医学者·秦鸿亮

 

昨天寒露,所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在昨天的微信里我们提到了这个节气开始,泡脚是很好的养生方式,但是不正确的泡脚不仅不会帮我们“泡”出好身体,反而会导致很多疾病的衍生,今天我们就说说根据不同问题和体质,如何泡脚。


首先,大家要记住

改善血液循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泡脚!


脚在人体的最下端,它距离心脏最远,也是人体血液循环最差的地方。足三条阴经三条阳经都汇集于此,分别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其三条阳经脉彻头灌足,是人体气血循环的主要通道。


不同时间泡脚的不同功效


晚上泡脚能活血,降血压,行气行血,改善血淤,改善心脑血管的循环压力,还可以缓解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头晕脑胀,全身疲乏等。


春天泡脚,升阳固脱治头晕;夏天泡脚,畅气祛湿散热防暑;秋天泡脚,清肠宣肺防感冒;冬天泡脚蓄阳平阴,丹田暖和除内寒。


分享几个泡脚的窍门


 

在热水中放入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有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功效),可疏通经络中的淤血,放松并缓解血管壁的压力和紧张度,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使脏器及其各组织得到了营养,改变了疾病状态。


 

在热水中放点食盐,可以消除疲劳,除脚气,轻身,防足肿等。


脾胃虚的人用生姜、陈皮、吴茱萸泡脚,可暖脾胃,祛湿邪。


痛经的女士可用赤芍、丹参、当归泡脚,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赤芍除阴气、化淤血祛腹痛、通顺血脉;丹参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风湿骨痛、怕冷怕凉患者可用干姜泡脚,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


脾肾虚弱所致的糖尿病患者用黄芪10g、透骨草15g、伸筋草10g、地骨皮30g,花椒10g煮水泡脚。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地骨皮可清虚热,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再来说说泡脚的四个忌讳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来看,有益必有忌。

1、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脚。应饭后半小时后和晚上睡觉前最宜。

2、忌水温过高。应45度左右为好。

3、忌时间过长。应20分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4、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特别提示


在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不可过多泡脚,更不可放入活血化瘀药泡脚。


如果泡脚时,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说明肾阳不足,经络不畅,寒气较大。如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则说明阴阳不通,上下不交,阳气不能下达于下的缘故。


———本文作者简介———

https://mmbiz.qlogo.cn/mmbiz/XScqwTvt4cesicMYRprlDgibCSnZKLJeUFjxABxyD4tDnMr66ruvkeIPtSB6qic36fa7ShibNkdKwUT2N18ytbk1TQ/640?wxfrom=5&wx_fmt=jpeg&tp=webp&wx_lazy=1

黄帝内经养生专家,太极医学疑难病康复医疗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直肠癌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医学健康顾问。


分享智慧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

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分享能够提升人生情趣与境界,赢得人们的尊敬。两个人分享一个幸福,可以得到两个幸福。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

https://mmbiz.qlogo.cn/mmbiz/XScqwTvt4ccE7JdtQBXDRpbjiahPeYFNN2KLd5XxXsFlOQbMZCy7CCicg6LwAqcJDcLiax8BGupAPFq09e6VeN3E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新易网址:www.neweal.org

新易博客:百度直接搜索“许文胜团队”

http://blog.sina.com.cn/xuwenshe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