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晓雷讲法家】如何听懂好赖话?

(2015-02-05 11:35:01)
【黄晓雷讲法家】如何听懂好赖话?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黄晓雷讲法家】如何听懂好赖话?

如何听懂好赖话?评判好话歹话的标准是什么?

 

原典:

人言善亦勿听,人言恶亦勿听,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

 

淑:通假“寂”。

 

整句讲的是:人们跟你说好话,别信;跟你说歹话,也别信。但心里要装着它,耐心地等待着,把内心放空,不设立场,不选边站队,这些话终究会静静地自己展现出本来面目的。

 

关于什么才算好话,什么算是歹话,也就是原典中的“言善”和“言恶”,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感受型。

把好听难听作为标准,自己的情绪感受是最高准则。

 

这类人以心智未熟的孩子最为突出。比如说当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很多孩子反击父母的话就是:“老说我!”“是,是,是,我就没好的地方!”“我在你们心里永远都是最差的!”

 

在这个时候,孩子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到底是在批评,还是在表扬。批评就代表攻击和对立,表扬就代表亲近和肯定。听批评就生气,听表扬就高兴。别人说的话给他带来的情绪感受,就是评判好赖话的标准,他根本就不会去想父母的良苦用心到底是什么。

 

其实真正有心的父母,一定会在孩子步入社会前,想办法把这种思维习惯给打掉。因为只把好听难听作为标准,在社会上根本行不通,只要一碰到言不由衷、口蜜腹剑的人就会吃大亏。而且这样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是:把面子看得比天还大,只爱争嘴上的长短,只图表面风光。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真正到最后结账的时候,他一定就是那个输家。

 

第二类:立场型。

不在乎说什么,更看重谁说的。把说话的人跟谁是一头的作为最高标准。

 

有一个词叫:忠言逆耳。这个“忠”与“不忠”本身就是立场问题。一个阵营的,说什么都行,好听的是由衷赞叹,真心为我高兴,难听的是坦诚相告,真心帮我进步。不是一个阵营的,说什么都不行,好听的是假意逢迎有所图谋,难听的那当然就是直接攻击了。

 

比如说:前几天香港演员赵雅芝在北京,晚上坐车路过长安街天安门,在微博上写了一句:“每次路过天安门都会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这本来就是一个中国人在抒发爱国情怀而已,结果不少内地网民恶语相向,直接问赵雅芝:“要脸吗?!”“先移民大陆再骄傲吧。”这些网友就是典型的在心里先划分了大陆和香港两个阵营,再站在阵营的立场上去判断对错好坏。

 

这样的人一般给别人的感觉是:老从利益的角度想问题,爱把什么事都往阴谋论上扯,心胸谈不上宽广,思维容易偏激,格局不大,难成大事。

 

第三类:价值观型。

这种类型的人超越了自身感受和立场利益的局限,更看重话语本身对错。是对的就支持,是错的就反对。

 

但新的问题来了,什么才算真正的对错?谁是这个终极裁判呢?那当然只有他自己了。这种类型的人说到底就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对错标准。当别人跟他的观点一致时,就是对的,不一致就是错的。但如果他自己出错了,怎么算?!

 

一般这样的人给别人的感觉是:内心坚定,充满自信,果敢主见,乾纲独断。但如果他做多错多,这“乾纲独断”四个字,也自然就变成“刚愎自用”了。

 

那么这三种常见的判断方法都不行,什么行呢?答案就是这句原典的后半段:“持而待之,空然勿两之,淑然自清。”对于别人的话和观点,不设立场,不选边站队,但心里要装着它,别忘了它,慢慢地等,等着客观的事实和验证的结果自己展现出来。

 

这才是法家追求的最客观的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和方法。

 

黄晓雷老师简介

【黄晓雷讲法家】如何听懂好赖话? 

黄晓雷,法家思想组织管控模型专家,鬼谷子公共关系谋略专家,新易国际核心成员,国学文化研究者,兼任多家企业管理顾问。

 

读经感想(来自于新易读经汇微信群):

李博:言无好恶,世事无常,心若空寂,万事湛然。

 

Yolande:放下立场,让事实检验真伪。让人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事件的认知,以及由此认知发展的情绪和行为。放“空”这个空不是真空,而是一种接纳的状态。

 

Winnie:1感受型,是要建立自己正确的思维方式,需修心,不因好赖一言而倾心。2立场型,要明确知道自己的立场,需立志,不因逆顺一言而渝志。3价值观型,要学会判断认知,需修身,博学多识,一言可辨之。

 

張興業:淑然自清是领导者需要修炼的一种思维模式下的行为方式,是分清是与非的关键,就是黄老师告诉我们的清静自心,不强加立场,不选边站队。如何清静自心呢?不断学习思考,掌握太极管理思维可以做到!

 

吴秋丹:任何事物都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不同的人对待同样的语言也会根据各人的立场,环境特点和学术修为加上自己的主观意识做出评论,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在不同的时间对同样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所以老师举例的那些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遇事情不要着急下结论,有时候会有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样,充满了不确定性!人生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的过程,我们要做到不骄不躁才能对所有的语言客观全面的分析理解!

 

新易读经汇于2014.12.15正式成立,每天一位国学老师,带来最纯粹的国学交流学习平台,名师分享,学友互动,欢迎广大多学爱好者体验最系统、最全面、最正统的国学交流体验。

 

新易读经汇,真正能学到智慧的国学微信平台!

【黄晓雷讲法家】如何听懂好赖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