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2014-09-05 12:52:46)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文/秦鸿亮

 

正值秋季,入夜已是凉风肆虐,发病率明显升高,一时间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针对如此季节气候和这一时流行的病症,应如何预防和养生呢?

 

我们还是从《内经》中寻求答案吧!在中医理论中,秋季属金,金性收敛、消肃。到了秋天,阳气收敛,阴寒回升,自然是天气凉爽。而人们这时,往往还都贪图凉风冷气,图一时爽意,不知躲避虚邪贼风。

 

《内经》告诉我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因为人为的冷气凉风,在我们熟睡之时,趁身体的虚弱不备而侵袭,才导致身体发病。由于暑热之余气未尽,突然感受阴凉之风,使身体的毛孔急闭,热气不能散发,郁闭于体内,导致发病,出现内热感寒的秋季之温。所以,人们咳嗽或恶心、呕吐、乏困、口干、头晕痛,舌苔厚腻而微黄或裂纹,诸多症状,迁延不愈。不论大人小孩都是如此。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为什么呢?《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可见,身体正气虚,气血不足,又熬夜、狂欢、食冷,不知检点,才有现在的初秋病患之症状。这不就是《内经》所说的“夏伤于气,秋必病温”吗?

 

对于此类病症,我们应该宣发肺气,祛其暑湿,散其寒气,保好脾,健好胃。体内的郁热得到宣通而自然去除,诸症自然消失。我们可以大胆使用十滴水、藿香正气、人丹,还有益气复脉的生脉饮、薄荷片,或者是赤小豆、绿豆、薏仁、生姜等健脾祛暑利湿之品。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秦老师为您支招

◆如果感冒发烧,全身不适,口咽干燥,可用人丹加生脉饮;亦可薄荷片,阿司匹林,口服效果较好。

 

◆若是舌苔厚腻或白或黄,可用藿香正气或十滴水;恶心呕吐亦可用;或加服薏仁赤小豆或绿豆生姜汤。

 

◆如果咳嗽不止,可用藿香30,紫苏30,桔梗10,香薷15,紫菀10,豆蔻6,知母10,贝母3,黄芩4,甘草3,水煎服;或紫苏生姜汤。

 

◆若是腹泻拉肚子,藿香正气3~4支一次服;蒜2~3头,烧熟食之;或蒜泥焖面条,效果较好;也可口服泻立停。

 

◆未满五岁的儿童,一定要注意小儿秋季腹泻;稍大点的儿童参考成年人,注意不要食生冷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新易观点】时值秋季话时病

 

对于养生,我们要牢记《内经》教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就是说,秋天里,气候舒缓,我们也应该从容平定,由于秋气的肃杀,我们要收敛一下神气,早点睡觉早点起床,遵循自然规律,鸡上架宿休时,我们就收敛安歇,鸡下架运动时,我们就起床。秋气凉爽舒缓,正是我们宣发肺气的好时候,精神平和,肺气清新,舒展肢体,采纳清阳之气。这就是秋天,养纳收敛肺气的时节。早睡早起,可以打打太极拳,做做导引术,舒缓舒缓四肢,适当唱唱歌,发越一下肺气,加强肺代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