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2014-06-27 14:49:35)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导读:高考“状元”其实并不会考试,你信吗?那什么是真正的“考”?如何从现实出发,借鉴古人的考试制度,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应该引起我们当今中国的教育者们的深思。

 

文/黄卫东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又一批高考“状元”新鲜出炉。往往“状元”被确定只几个小时,其各种信息便会喧嚣网上:从家庭背景到外界评价,从学习、生活习惯到精神状态,从个人职业理想到大学争抢盛况……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比对娱乐明星的“八卦”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的家长和学子们更是对之趋之若鹜,似乎一旦成为高考状元,人生从此就将一帆风顺。

可是,据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为什么这些状元后来的成就远不如在学校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状元不会考试。可能会有人反驳,这些状元不都是考出来的吗,怎么能说他们不会考试呢?

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什么是真正的“考

考,甲骨文中写法如图,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表示老人膝下有孙。造字本义为:老化,衰老。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説文解字》曰:考,老也。即衰老的意思。引申为久经磨难。后来又引申为人为的制造磨难,用以识别和鉴定一个年轻人的才干能力。 

所以说真正的“考”,是考察一个人在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磨难时表现出来的办法和智慧。从这点来说,中国的科举制度,就非常尊重这个“考”的本意。

中国的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297年。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科举不仅是一种中国文化,从整个人类社会管理变迁过程来看,科举制度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挑选、使用的社会性管理程序(方法步骤),不变的操作步骤是:“逐级培养筛选、一一对比淘汰”。为社会智商能力的挑选提供了可见、可比、可控、可重复、可验证的过程及依据,提高了社会成员能力培养、挑选、使用的“专业性、系统性、精确度及效率”。

在科举考试中,有两个科目最为重要,一个是“经义”,一个是“策问”。

经义,就是考察学生对古代经典的理解和阐述。本意是学习经典的智慧。

策问,就是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考察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所以真正能够在中国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的,很多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一流人才。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比如,孙伏伽,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此后,陈尧叟、王曾、李迪、王尧臣、王拱辰、商辂、谢迁、徐元文、吴廷琛等人,也是官至宰相中的佼佼者,更体现出状元本身的杰出理政才能。

历代状元中,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武举状元郭子仪,书法大家柳公权,诗词大家王维等等。中国历代的状元中有才有学的大有人在!

可是当今中国的高考,只是应试教育,即老师出题学生答卷,考的所有内容都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如果不按照标准答案写,就被判错,就不能考高分,就不能当状元,所以学生从小到大被训练成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解答一个已经有答案的题目,最后学生变成读死书死读书。

【新易解字】又到金榜题名时

我们知道,现实的生活是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正如《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即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但是这个规律是随时随地随人的不同而改变的。

我们的学子将来一旦走向社会,面对众多纷乱的生活,无法从容面对,以至迷失沉沦。所以说如何从现实出发,借鉴古人的考试制度,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人才,应该引起我们当今中国的教育者们的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