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养生】春天养肝不吃酸

导语:你还在坚定的认为春天应“多吃酸,有利肝”吗?机械的理解五行养生,当心越补越病!
文/秦鸿亮
春天养肝,一说起来个个都是行家。怎么养?春天属木,对于人体又属肝,酸味入肝,所以“多食酸味补肝”。但其实,这样生硬的把五行分开来讲,是不对的。
在中医五行思想里,五行之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活性的、发展的属性,如果机械理解,就会偏离原意。就说春天,如果机械理解,那么春天到了也不应该补肝。
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如果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发生偏盛或偏衰,都会造成相乘或相侮的不平衡状态。春天是木旺的时候,脾胃属土,木旺克脾胃,会出现脾胃疾病。这样的话,春天补脾才对吧?可是,木旺还会导致金不足,中医里肺属金,说明会发生很多肺系疾病,必须食辣补肺才行吧?再由于木旺最易化火,会引起心火旺盛,也应该食苦清心火吧?同时,木旺又需要大量的供给能源,所以势必会引起水的不足,是不是也该多吃咸补肾呢?看到这里,你也搞不清究竟怎么才好了吧。
我们再说,春天木旺,这时补肝,会导致肝气更旺。肝气旺,意味着肝火横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木克土,肝火刑金,肾气不足等,会出现胃腹胀满、胁肋胀痛、头晕目眩、高血压、脑中风、抽风惊厥、腹痛腹泻、肺部炎症等疾病。你看,春天了,补肝不就是自己找病吗!
那么,春天我们应该怎么养肝呢?首先,要理解这个“养”字的真正含义。养是管理养育的意思,在春天里,要抚养管理好我们的肝。
我们怎么管理肝呢?首先,要了解春季的性质和肝的属性意义。春季阳气上升,容易生风化火。寒热交替往来特别频繁,再加上冬天的积火,多易发生感冒、上火症状。肝气的性质是易于攻上,多发生头部症状,肝主藏血,疏导代泄,主情志,主藏魂,在体表现为筋、指甲、头发,开窍于眼睛等,到了春天容易引起脱发、抽筋、多梦、头晕、目赤等病症。因肝为木性,喜条达,恶抑郁。所以,我们一定要情绪畅达,乐观向上,天黑而息,少熬夜,注意保暖,避其邪风,多加运动,乐善好施,不斤斤计较,心平气和。这样就可以安然的度过春天,到了夏天,疾病也会相对减少。从饮食上来说,就是保持清淡,多素少荤,不可重味,不要刻意酸甜,因人因体而宜。
根据今春运气和现阶段的发病情况,特提供以下小方:
1.感冒胸部不适微痛,痰咳不出,咽喉干亢,或发热
大青叶6g、连翘6g、淡竹叶16g、小黄米一把,煮水,加真蜂蜜一匙,温服。运动、发汗。
2.头晕目眩,因肝火或肝阳上亢引起的
天麻15g、黄芩10g、白术15g、僵蚕10g、菊花10g、钩藤12g、半夏6g、加荸荠七个,水煎服,连服3~5天。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