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世界】温哥华论坛专访

导语:一次走向世界的国学之旅,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世界在关注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而在这两者之间,文化必然成为一条通向彼岸的大道。
转眼间《国学与趋势·温哥华专场》已经圆满落幕,这里小编特别采访了本次跨国论坛中,来自新易国际团队的五位主讲老师,就此次论坛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解答,当然,随后小编将会附上此次温哥华论坛的视频片段,为大家带来实况转播,深入解答国学到底对我们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小编问:现在大家比较追捧“科学”和“逻辑”思维,但从历史上来看,这两个都不属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传统思维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思维模式?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中国传统思维是否对我们还有价值?
许文胜老师精彩语录回顾:
中国传统思维,是建立在发散性思维之上(更高级的为太极思维),这种思维体系有优点,就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一旦掌握这种思维,人的思想不容易受限制,对于不同领域的事物都能很快抓住其本质,并快速掌握。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初期很难入门,或者说没有好的老师,基本没有希望掌握这种思维方式,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很依赖社会经验的积累,所以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师承制,好的老师很少收徒弟,都是收几个手把手带。
而逻辑思维是一种线性思维,它虽然很专,但是对于整体的把控性不足。而它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特别容易学习,所以作为老师,如果能很好地掌握逻辑思维,那么对教育是特别有帮助的。
对于近代科技的创新,大家或许不知道,遗传学的发现、计算机的发明、核的出现都与《易经》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历史来看,其实西方基本没有原创的发明(就是无中生有的发明),基本上都是不断地更新,在原有模板上加以改进。而基于传统思维的中国古代,却有着几千项原创发明。
小编问:长久以来,国内很多家长都爱说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结果,为何父母的苦心栽培,与孩子辛苦的童年,却无法换来“天才”的回报,甚至憎恨父母?
黄卫东老师精彩语录回顾:
其实所谓的起点,是相对于终点而言的,如果没有明确终点,设立起点毫无意义,很多时候中国家长总觉得“艺多不压身”,总希望孩子多学一些,更有甚者因为别人孩子都在学所以觉得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但往往他们都忽略了发现孩子本身的天赋特点,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孩子的强项并不断强化他的强项,而不是流水线式的应试教育,这样的孩子出来并不具备竞争力,而过度的摧残,更让孩子虽然看似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却从此打心底痛恨这些霸占了他原本快乐童年记忆的“伪荣誉”。老子说:“道法自然”,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和规律斗争,就如同种花,我们不能只关注花的美丽与否,更要考虑此地的土壤是否能种活你想要的花。
小编问: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人快乐的步入婚姻殿堂,但却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这其中倒底是社会变得不相信爱情,还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
孙虹钢老师精彩语录回顾:
小编问:有句老话“人不发横财不富”,投资理财从一个被大家不接受,认为高风险的“游戏”,转变成了除基本工资以外,获得财富的钥匙。法家作为诸子百家中主张“依法治国”的代表,曾对国家如何“理财”有过深入的研究,而且不乏著作和历史名人,如《盐铁论》、管仲等,不知道这些铸造中国历史辉煌的思想,对我们当今个人、家庭或者公司理财是否有帮助?
黄晓雷老师精彩语录回顾:
小编问:如今有两大领域充斥着竞争,一个是生物学领域,另一个就是经济学领域。但不论哪个领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竞争就是为了更好地生存,那么不知道宫春涛老师是否能够给出我们一个增加自己竞争力的方法呢?
宫春涛老师精彩语录回顾:
其实在竞争中,有两个字尤其重要,一个是“正”,一个是“奇”。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个成语“出奇制胜”,而现在很多人采用的也正是这个策略,但是,也正是因为策略不完整,少了一个核心,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虽然很“奇”,很博人眼球,但是他无法长久。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的成立一定存在两面性,而竞争也是如此,《孙子兵法》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所谓竞争就是要“以正合,以奇胜”,任何成功者都一定符合这个模型,而金庸先生对此也是深谙此道。
编后语:
此次温哥华论坛,让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文化的凝聚力,在此之前,在加拿大的华人,其实很像氏族部落,大家以地域、血缘等媒介,构成一个一个的小文化圈,分享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喜怒哀乐。这次温哥华论坛是新易国际首次跨国举办国学主题的大型论坛,而此次论坛更是出乎意料的受到当地华人和加拿大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极大的支持与喜爱,真切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与魅力。
在国内时,我们有方言和习俗,成就了不同特点的“中国人”,而在异国他乡,这些差别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真正让我们被世界认可的,正是中国文化。世界在关注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而在这两者之间,文化必然成为一条通向彼岸的大道。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让新易国际每位同仁都有无比信心,将国学传承发扬下去,与大家共同挖掘、分享民族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