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法家】利出一孔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
——《管子·国蓄》
【译文】
民众获取利益的来源只有一个渠道,这样的国家就天下无敌。
【新易国际国学团队·黄晓雷老师解读】
此句被世人误解甚深。不少人误解为:通过严控利益使民众贫弱,把持权力让百姓依附国家权贵。
其实管子本意并非如此。管子是在强调,只能用劳绩来换富贵。这是管理者进行利益分配的最重要原则,也是民众获取利益的路径唯一标准。
举个例子:A君希望在公司晋升为经理(想当公务员的同理),那么按正常的健康思维,就是努力工作,用业绩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靠对公司的贡献和努力获得晋升的机会。如果全公司的人都这么想,而且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让自己晋升,那么这就叫“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
但如果,A君的同事B君,不想通过劳绩来实现,而是通过给总经理送礼走后门来实现,那这就叫“出二孔者,其兵不诎”。“不”字为“半”字之误。获得利益的方式有两个途径,那么打仗的兵马,就只能有一半的人听你的话了。剩下一半的人呢?靠送礼走门就行了,人家凭什么去累死累活的拼命呢?
那么如果除了走后门外,大家还有其他招儿可用,比如……再比如……那这个公司搞得好才怪呢!为啥?因为只有为公司贡献劳绩是最费力的,整其余的事都比这个省力,大家想要高薪,想要高位,为啥不干省力就能办到的事呢?!
所以管子接下来的话就是:“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获得高薪高位的方法有三种,就别再打仗了,凑活过着吧。方法要是四种呢?其国必亡啊,那就别说其他了。
怎么解决呢?“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养”为通假字,其原字为“羡”,“塞民之羡”的意思是禁止民间私下获取暴利。
先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杜绝富商巨贾在民间私下谋取高利,限制他们获利的途径。因此,予之、夺之决定于国君,贫之、富之也决定于国君。这样,人民就拥戴国君有如日月,亲近国君有如父母了。
这里的“国君”,讲的就是组织领导者。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管好组织,首要任务就是杜绝私下利益交换和获取。让所有人只有一个途径才能获取财富和地位,那就是劳绩,这是管子所强调的。
关于“利出一孔”的主张,法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如商鞅、韩非子都有过相同的论述。其中韩非子在论述如何贯彻法令时,是这样说的:“利出一空者,其国无敌;利出二空者,其兵半用;利出十空者,民不守。”此处“空”与“孔”通假。
所有人只有通过守法才能得利,这样的法律才有效,这样的国家才强大。
不守法的比守法的过得舒服、过得富贵,不干活的比干活的拿钱多有地位,那任何组织想搞好都难啊!法家的“利出一孔”的管理思想当为每一个管理者心中的最高原则。
新易国际国学团队资深法学讲师。在许文胜教授带领下,首创以法家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管控系统模型,主讲《法家的管控之道》,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等知名学府,同时还为京博控股、京投公司、大唐集团等大型企业提供高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