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字】灼出光明

导语: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灼,既能伤人,又能给人温暖。你会选择哪一面呢?
文/黄晓雷
灼字分为左右结构,左为“火”,右为“勺”。
“勺”是个象形字,“勹”表示一个长长的带柄盛具,盛具中的“丶”为指事符号,表示盛具上盛舀的食物。整体形象地画出巨匙盛物的状态。
“勺”与“火”组合后组成的“灼”字,本意为:古代冶金铸器的方法之一,勺内盛矿石,再将勺子放在炉火里烘烧,以熔化金属。如“灼烧”一词,即取烘烧之意。
后因任何东西在燃烧的时候都会产生火焰、光亮,所以又有发光、光亮、光明之意。如“目光灼灼”就是取其炽热而发光的含义。
也有人意会“灼”字之意:以勺的圆鼓状表示火燎皮肤后产生的水泡。
韩非子曾记录过法家的另一位先辈人物子产的临终遗言:“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火的形状威严可怕,人们害怕不敢接近,因此很少被火烧伤;水的样子绵软柔弱,人们喜欢游泳戏水,因此被淹溺的人很多。
《左传》是这样记录的:子产曰:“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这是法家在论及法律的意义时重要经典语录。
子产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他在郑相任上,重病将死,对游吉说:“我死后,您一定会在郑国执政,一定要用威严治理民众。‘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您必须严厉地执行刑罚,不要让人们因您的柔弱而触犯法令。”
子产死后,游吉不肯严厉执行刑罚,郑国青年拉帮结伙成为强盗,盘据在萑苻之泽中,即将给郑国造成祸害。游吉率车骑和他们开战,打了一天一夜,才算打败了他们。游吉感叹地说:“我早按子产的教导去做的话,—定不会懊悔到这般地步了。”
灼,能伤害人,给人带来痛苦的记忆,但却能规范人的不正确的行为,让人对规则和正道有敬畏感,同时也警示他人。“惩”的目的是引人向善,而非情绪化的报复打击。
但同时,灼是人类离不开的,给人温暖,能为人烹煮食物,驱赶野兽,而且带来了光明。这也正是法之大意。
新易国际国学团队资深法学讲师。在许文胜教授带领下,首创以法家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管控系统模型,主讲《法家的管控之道》,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等知名学府,同时还为京博控股、京投公司、大唐集团等大型企业提供高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