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哲理:成功的门槛(黄晓雷)

陈轸在春秋战国时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是著名的纵横家,但他在年轻时却事业难成,经常碰壁。
有一次,他在魏国很受魏惠王尊重,开始自鸣得意。
这时,有一个高人惠子(名家的代表人物)点拨他说:“一定要好好交结君主的侍从。杨树横着栽就能活,倒着栽也能活,折断了再栽还照样能活。但要是让十个人去栽,一个人来拔,就没有能活的杨树了。凭十人之众,栽种极易成活的杨树,却经不起一个人来拔,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栽树困难,拔树容易。你虽然善于在君主面前树立自己,但企图赶走你的人很多,你会很危险。”
惠子以杨树作比喻,指出了陈轸不成功的最致命弱点。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群众基础不好。陈轸只顾把注意力放在王的身上,没有注重到王左右的人扇阴风递小话的能量。这就是陈轸看似本事大,但事情总做不成的重要原因。
从陈轸的角度讲,这叫虑事不周,小节没把握好,功亏一篑。但其实这反应了陈轸做事经验不足,锻炼不够,做事不厚重,思维不全面,分辨不出成事的关键点有哪些。
后来陈轸一路摔打磕碰,终于体会到惠子的忠告,才开始走向他事业的巅峰。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