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哲理:中国古代管理模式的启发(黄晓雷)

中国诸子百家对国家的治理有着不同的理念。当时,一般争论主要围绕着三种模式:帝道、王道还是霸道?
历史上曾有两次比较重要的事件,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国家治理,对我们现代管理同样具有启发作用。
第一个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面试。这次面试可以说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与历史的未来发展。
公元前330年左右,中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商鞅求职的时候,与他后来的老板秦孝公谈论治国之策,谈了三次才成功。第一次讲的是帝道,秦孝公听着不耐烦;第二次讲的是王道,这位老大听睡着了;第三次讲霸道,秦老大听着兴奋,看商鞅也是越看越喜欢,拉着商鞅的手不放。
人生大半,最终找到了知音。所以,我们也知道,后来秦采用的是霸道。当时的历史环境及最终秦的统一,也证明了是历史选择了秦国。
商鞅曾以帝道、王道和霸道说秦孝公,而秦孝公只对霸道感兴趣。汉以后帝王之家阳儒阴法,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采用了外儒内法的方式,同样建立了一个大的帝国!
帝道是以上古的帝王为标准,来治理天下。王道讲究的是仁义治天下,用德政来管理天下。而霸道讲究的是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政策。
秦用霸道一统天下,但又用此策略二世就亡。而汉采用王道与霸道的结合,建立百年基业。所以,管理本身无好坏,做到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地运用与改进,这才是关键。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