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茶——六大茶类(之二)(宫春涛)

茶的分类概念,在大多数人眼中是混乱的。接人待客,常见铁观音、碧螺春、西湖龙井、大红袍、云南普洱……这些到底是什么茶类?去除那些繁琐的概念,又如何分辨?这次,我们接着来讲讲相关概念。
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红茶
在世界范围内谈到茶,大多数国家说的其实都是红茶。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祁红、滇红都是知名的品种。现在,被很多人奉若神明的金骏眉其实就是清明前第一采的正山小种,也属于红茶。标准的红茶不杀青,只是萎凋、揉捻、干燥。但是台湾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为了提香气,制作稳定而进行杀青。近代国内的红茶也渐渐增加了杀青工艺。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成长,制茶的工艺也一直在与时俱进,越来越追求口感,越变越浮躁。
茶品里的绝世武林高手青茶
青茶的另一种说法也叫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有杀青、有揉捻、有焙火……可以说乌龙茶是加工工艺里面最复杂,工艺最精湛的,其中的代表就是铁观音、武夷岩茶和乌龙茶。传说甚多的大红袍和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凤凰单枞都是武夷岩茶中的一种,也属青茶类。
乌龙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艺术茶,又被称为能放着喝的古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铁观音。铁观音的制作非常精妙,叶片条索非常漂亮,它完整的16道工艺非常复杂,要48个小时才能完成。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复杂工艺也消失了。铁观音从早期的条形到半锁状,一直演变成球形,茶汤也由红汤变成了现在的黄绿色茶汤。
无名英雄黑茶
说起黑茶,普洱茶在黑茶里面算是一个异类。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属全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代表的茶品有很多,如安化黑茶、广西六堡、千两茶、茯砖、黑砖、青砖……杀青揉捻完之后没有干燥,闷一两个星期,然后进行发花(注:发花就是让茶里产生金花,才能有冠突散囊菌,后来都是用人工去种植冠突散囊菌)。
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广西、山东等地,同时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喜爱,黑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人都喝过黑茶,但知道其名字的并不多见,所以黑茶算是茶类里面的无名英雄。
第七大类——普洱
讲了这么半天,我们发现了个问题,六大茶类说完了,普洱茶被归到哪里呢?
现在比较普遍的分法是把生普放在青茶或绿茶类里,把熟茶放到黑茶里,但其实又都不恰当。
普洱茶的生茶归在绿茶类里合适吗?很好笑的是,云南人管生普叫做滇青,而不是滇绿。那难道应该归类到青茶类吗?刚做好生茶的时候是偏向于青绿茶没有错,但是怎么可能把一个茶叶分到两个归类?两个都像,两个又都不对,真是爹娘不爱啊。
再看看被归为黑茶的熟普,黑茶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属全发酵茶,但是普洱熟茶就不一样,杀青之后进行干燥、加水渥堆,和黑茶工艺还是有区别的,这叫人如何是好啊?
普洱茶真是个奇怪的物种,最早以采摘即干燥炖煮时属于白茶,新生茶似绿茶,五至十年初期陈化后口感类似青茶,二三十年长期陈化后像红茶,且有黑茶渥堆工艺,早期也有闷黄工艺。
普洱茶的工艺与口感竟然近似且涵盖六大茶类。著名茶师石昆牧先生一直在与相关标准部门探讨,倡导将普洱在六大茶类外自立门户,成为茶的第七类——褐茶,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宫春涛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主要进行孙子兵法的研究,首创将孙子兵法的智慧结晶成功运用到企业实践管理当中,为企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模型,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人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程:《孙子兵家的策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