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言哲理:退的智慧(朱钧)

(2013-07-08 12:07:54)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http://wx.img.pp.cc/20130703/s_f9ce167337e57b4e9559982cef9c0604.jpg

现代社会强调效率,成功学推崇竞争,企业鼓励榜样的力量。总之,进取竞争、争先是我们所追求与认可的。而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众多智慧中,我们往往会忽略的一个概念就是退的艺术。

八千年的中国文明史能成为圣人的实际上就这么几位,而能流芳百世的人物也并不多见,称得上智者的更是寥寥无几。真正的智者是会运用谋略的人。鬼谷子强调了“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这个道就是捭阖之道而捭阖之道中就强调了退的策略。在《鬼谷子》内楗篇中说“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强调要随时做出应变,对情势驾驭不了,就要退守了。

历史上春秋时兵法之祖的孙武辅佐吴王阖闾打败楚国后退隐春秋范蠡帮越王勾践灭吴后退隐后来到了战国时孙膑辅佐齐威王败魏国杀庞涓后退隐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被迫退的比如宋代开国时的石守信高怀德等被杯酒释兵权

谈到退的智慧,称得上“经典一退”的莫过于西汉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隐居。张良是一位智慧之人,成功后不居功,谦退自抑在汉开国功臣中,司马迁仅仅依次为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这5个人修撰了“世家”,其他人都无此荣幸。而为深明韬略、文武兼备的兴汉三杰之首的张良,掌握了退的艺术。战争期间,张良从未在汉营直接带过兵而在和平年代,除了曾挂名过太子少傅外,未曾出任过任何实际政府职务。很多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在历史上,这些成功引退的人懂得盛极易亡,进退本来就是一家。

 

http://wx.img.pp.cc/20130703/s_ee4d19e01c12326ff0947d7a9b2a034e.jpg ——谋家学者朱钧

朱钧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研究鬼谷理论,将“阴谋鬼计”正统解读,将“纵横捭阖”现代演绎,为现代企业管理增添了新的方法和模型,针对企业实际应用,着重解决企业危机管理、公关策划、人力资源调配、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实际问题。

主讲课题:《鬼谷子谋家的竞争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