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五行养生之宅养生(周军)

养生是时下大都依据中国古上留下的经典——《黄帝内经》为基础。大,以顺应天地自然;小,以指导衣食住行。但通常养生,都是衣、食、行三种模式来养,比如:顺应时节穿多穿少、不同季节吃什么养生之类,而宅与用则很少涉及,或认为宅与用对养生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宅与用在五行养生中也非常的重要,衣食住行用,简单的五个字,包含了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
当人类用树叶围住腰间来遮羞的时候,产生了羞耻心,从而诞生了文明和道德;开始用火来烹饪食物的时候,产生了人类对吃的思考,从而拉开了与其他动物之间的发展区别。吃熟食、制衣冠、火取暖,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人类自此就开始了养生防病,益寿延年的实践活动。而从最初的直立行到后来的交通工具被发明,世界距离开始拉近,文明开始传播。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庄子·盗距》”,这句话说明古人筑巢穴,栖木上是为了躲避野兽,以防猛兽的伤害,很早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就开始有意识的选择。而《易·系辞》又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这又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懂得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之变。
人从野外到山洞,由巢氏到地面建筑出现,人从长时间在露天生活慢慢转变为长时间在宅子里生活。适应温暖的住宅生活以后,便可以躲避一些自然灾害,所以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很多时候人们都简单的认为长寿是因为社会与医学的进步,其实很根源的一个原因是人类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内。基本我们有8分之7的时间都在屋子里,衣食住行用中的住就象五行中的脾土一样,貌似不重要,却是人体的根本,所有的能量都要在其影响下运化,所以宅养生非常的重要。今天我们来分享五行养生之宅养生。
我们的人体是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的最高级的有机生命体,然而人类每时每刻都受到地球和宇宙大自然中各种因素和信息、能量的正反影响。人体本身也不断地产生各种信息与能量;这些信息能量必须与自然界的信息、能量协调同步,才能达成和谐共振效应,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已北,一年四季光都从南方射入,所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但是坐北朝南,不仅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所以在宅子里衣食住行用在哪个位置来让磁场能量对应就非常的重要,例如我们睡觉南北朝向就顺应了南北磁力线能量,或东西朝向,就顺应了太阳的起落的能量场,如果反之,好像感觉没多大影响,其实长时间逆的磁场无声无息的开始引起身体能量不和谐共振以致成病,《黄帝宅经》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我们祖先对宅养生已经有了很高的认识,也证明了宅对人的身体已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定性,那么怎么来宅养生呢,下期我们好好一起走进“宅养生”的世界。
周军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深入研究中国易学精髓《金篆玉函》的摸骨术。指导人们保持身体健康与心灵完满,在准确判断病之所在的同时,帮助受众具备自我保健的基本能力。常年在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财经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学府授课。
主讲课题:《中医五行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