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评时事:向普京学用势(黄晓雷)

http://wx.img.pp.cc/20130502/s_a6534051fc8ef01b779351abf328bd06.jpg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俄,实无过多亮点可言。但在记者招待会上,普京回答一个日本记者的明显挑衅问题时,爆出了超级亮点。整个过程更是两国斗“势”的精彩之处。
事件回放:
安倍与普京会谈之后,举行记者招待会,当快结束的时候,日本记者问普京:“为什么俄罗斯在‘北方四岛’继续修建地热发电站?这是日本绝不接受的举动。俄罗斯什么时候能停止推行这一十分令人气愤的政策?”(“北方四岛”是日本叫法,此举明显挑衅)
普京的回答:“我发现您是在认真地读写在小纸条上的问题。我想请您使用口授的方式指示您提问的人转达以下内容:这些领土问题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该问题出现于100年前,我们是真心想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您想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那就请您为工作创造条件,建立友善的关系。如果您想捣乱,继续直接提出强硬的问题,那您也一定会得到直接和强硬的答案。我可以告诉您:在这些岛屿上居住着俄罗斯的公民,我们的任务是关心他们的福祉。”言毕,普京用日语说了句“阿里嘎多——(日语谢谢)!”
法家观点:
韩非子云:“势者,胜众之资也。”
坐看两方斗“势”岂不快哉?!
日本方面:显然这是精心策划过的,利用记者招待会的公开场合,故意用二愣子的方式出硬招,如果普京的回答稍有不慎或软弱,日本的试探就达到目的,甚至公开场合回答的话,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承诺。最次,如果普京回答不当,也可以让他出丑,矮化俄罗斯领导人形象。
日本的一个记者和普京这个俄罗斯总统对比,无论是从单个人来说,还是从社会职务来说,显然都不是一个量级,本没有什么势均力敌的可能。但就是因为是在两国元首共同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这个“势场”上,而且当着所有的媒体的面,日本记者的发问才显得有力量,而且普京还不得不回答。这就是典型的借势压人。
其实在中国的记者招待会上,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而且很多娱记,都是用这招对付明星们的。而不少明星只能恼在心中,笑在脸上。
通过一种气氛、势场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利用,从而达到在气势上战胜或压住对手的目的,或者直接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这是典型的法家势治学说中“以虚化实”的套路。(呵呵,日本的偷学中国文化,大大滴!)
普京方面:直解戳穿日本记者是被授意的事实,并且明确指出:想捣乱,就有直解和强硬的回答。这也是典型的在气势上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迎头痛击。
能做到普京这样,很不容易。尤其是在记者招待会那样的“场”状态下。一般的标准做法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而普京没这样做。
这当然是“势”的另一种玩法就是“以实御虚”。
直接当面戳破事实,毫不留情面,直接表明立场,毫不拖泥带水。用已有的地位和实力,作为后盾,使对方不敢轻视和轻举妄动,从而在气势上挫败对方,使对方屈从,达到己方的目的。
这件事,虽然和大事件相比,它只是一个小点滴,一个小碎片。但所谓的大事,正是由这些小碎片,一个一个的酝酿和叠加而成的,由量变到质变。而任何一个小碎片,可以无心散漫飘过,也可以精心策划而得。
用势的精髓在于恰到好处,太刻意和太过分都让人反感、反而事与愿违。
行云流水处,才见真功夫。
http://wx.img.pp.cc/20130502/s_fa5ddd577ac5d4763cd90ba49fa8171e.jpg
黄晓雷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潜心钻研法家核心思想,首创将法家“法”、“势”、“术”核心哲理成功运用于企业实践管理当中,形成了完整的“法家智慧应用体系”,成功帮助众多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题:《法家的管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