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评时事:李天一的无知,谁的责任?(张宝祥)

最近“天一”这个名字很聚焦,源于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被刑拘。加之上次的打人事件,两年之内,李天一两次触犯法律,伤害无辜,瞬间成为千夫所指。
李天一(原名)是李双江独子。李先生老来得子,对孩子异常宠爱,望子成龙,但现实恰恰相反,连续的恶性事件定让李双江夫妇受到极大打击,李先生甚至由此气病住院。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太多的青少年恶性犯罪事件,未成年人,年少无知,这成了很多人对待孩子犯错的因由所在,但是这里也凸显了目前青少年教育的严重失衡。我们总是在抨击现在的教育制度弊端种种,但为人父母是否经常反思对孩子的评判和期许呢?李天一的无知,谁的责任?古语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等等是每个家长的苦心,但是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李天一,4岁选入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获得多次钢琴比赛与作品演奏奖杯,2009年入选为最年少的海淀区书法协会会员,这就算“成龙”吗?对孩子是应该更注重“自强不息”?还是更注重“厚德载物”?
孩子青少年时代的教育,正是对应《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屯卦”模型和“蒙卦”模型。
何为“屯”?《易传》言道“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勿用有攸往”,意思是说,此时正是事物发展的起始阶段,在危险中行动,不应有过多的前往。
何为“蒙”?《易传》言道“蒙,山下有险,险而止。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说,万物正在蛮荒蒙昧的阶段,充满险阻,遇险而停,君子应该果断的培育品德。
青少年正是人的初始囤积与蒙昧时期,其发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导与渐进的慎行,关键在于大人的培育,尤其是父母的引导与教诲,而摆在首位的必然是品德,应该毫不犹豫。
我想起了“三好学生”的标准“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而国家一直也在申明“德智体美劳”的五个字的教育方针,但现实却没那么美好,本应该放在第一位的“德”育,早就排在了“智”育之后了。当然,对于“德”育,我在上次谈到《易经》的“坤卦”模型时已经详细解释过,这里不再赘述。各位父母多些自我反思,让孩子早些接受国学教育吧。
最后,天一,原名两个字应该取自“河图”,这是《易经》最智慧的图形之一,其中言道“天一生水”。如果您对这个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哲思“天一生水,静外慧中”。

张宝祥老师,在许文胜教授创建的新易国学管理团队当中,深入研习易经领域,掌握正统易学精髓,在象理数占方面皆有所成,对风水学有着本质认知、科学解释与独到见解。亲身参与指导数百家企业的管理咨询、品牌规划和风水布局项目。常年授课于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等知名学府。
主讲课程:《易经布局之道》、《易经应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