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看西游之孙悟空(九)
(2014-11-03 21:21:26)分类: 小说影视、神话故事 |
人们最羨慕悟空的,莫过于他会七十二变。可是吴承恩并没有详细为我们列举悟空的七十二变,到底有哪些变化,只是在西游的实际工作中,根据当时情况需要,变出所需要的东西来。也没有人统计过,在整本《西游记》里,悟空到底变出了多少东西,但是想变什么就变什么,这一个事实是不可否认的。由此看来,悟空的七十二变,并不是确指,而是随心所欲,想变什么就变什么,表示变化多端的意思。否则的话,哪有那么巧,所有需要的变化恰巧都在他所会的七十二种里面呢?
在整本《西游记》里,悟空运用七十二变最得心应手的机会有两次,一次是与杨二郎斗法,一次是与牛魔王打架。这两次都带有比武和表演的性质,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与杨二郎那次斗法,是悟空第一次表演他的所学,展示的多为大自然禽兽变化,但那时候他的变化还很稚嫩,有漏洞的,他最拙劣的变化就是变成了一座土地庙,却无法把自己的尾巴藏起来,只好变成一根旗杆,树立在庙后。这一违反常识的变化,让杨二郎一眼看穿,而成为一大笑柄。与牛魔王的技术比武,同样侧重以飞禽猛兽的变化为主,角逐的是谁更有想像力,更会运用一物降一物的原理。这两次比武,最华丽、最好看,但也最无用、最空洞,基本上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悟空最擅长的变化就是变成小昆虫去偷窥和冒名顶替别人。这两种变化,虽然不好看,但要实用得多,充满了实用主义的功利色彩。每次运用,都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其中变成小虫子偷窥的案例,数不胜数,是他最拿手的好戏。至于冒充别人,悟空更是肆无忌惮,全然不顾什么肖像权之类的侵权行为。在冒充别人这方面,最浪漫的变化,莫过于变成牛魔王,调戏铁扇公主了。金蝉脱壳、隐身遁形也是悟空的一大本事。他动辄就让自己的元神出窍,只把一具尸体扔在那里,自己隐身遁形去做其他的勾当,进而骗过众人的眼睛,达到自己的目的。
善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每个小孩子都会有充满激情的幻想,而且这种幻想永不停歇,接二连三,变化无穷,毫无章法。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疑问,有探究世界的好奇心,总是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小虫子,进而爬进他们无法进入的世界去看个究竟。当他们看到有的人总能轻而易举地做成一件事,而自己却无权利或没有能力去做时,常常希望自己变成那个人,进而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当他们面对外在威胁感到无助时,尤其是他们想战胜某种力量的时候,常常把自己幻想成比敌人更厉害的角色。你是蛇,我就变成鹰,你是猎豹,我就是老虎,反正不管怎么说,我都比你厉害,最后胜利的一定是我。这就是小孩子的心理,也是为什么悟空会七十二变,而师父一点也不会的原因。人到老年,已经没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当小孩子受到严厉的监管,想做什么事情而无法做的时候,他就会想,自己会分身术多好啊,那样就可以来个金蝉脱壳,把一个自己留在大人身边装样子,而真正的自己跑出去玩。这样的心理,才使悟空有了元神出窍的本领。
七十二变,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少年儿童变幻不定的心性。没有谁能知道孩子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可能刚刚把自己想成了英雄,转眼就会想如何骗过老师而不用写作业。别说七十二变,七百二十变都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