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心理学】两性之间吸引力的来源在哪里?

标签:
北京大学爱的心理学吸引力亲密关系 |
分类: 北大课程 |
本文是来自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同归老师的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中【两性之间吸引力的来源在哪里?】的条目。详细内容也请关注李同归老师的今日头条栏目。
两性之间吸引力的来源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吸引力,是亲密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方面的心理学解释非常多,当然,正如很多心理学研究一样,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被大家所认可和接受的理论解释。但是,有些研究成果还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吸引力的基础是什么?
要回答“两性之间的吸引力的来源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吸引力的基础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归根结蒂,吸引力的基础是一种奖赏!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影响吸引力的奖赏有两种类型:(1)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2)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所谓直接奖赏指的是,他人提供给我们的所有显面易见的愉悦。如果他人给予我们大量的兴趣和赞许,我们就会对这种关注和接纳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他人聪明又美丽,我们就会享受这些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而如果他人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如金钱或地位,我们更会乐于接受这些好处。多数情况下,他人提供的直接奖赏越多,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强。
但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亲切、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例如,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而新结识的人如果与我们有着某些共同点,哪怕多么不着边际,他们都可能看上去更讨人喜欢。实际上,的确有这样的例子:人们更有可能爱上名字和自己或者亲人名字类似的人!这类奖赏是间接、微弱的,我们有时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它的确表明,他人吸引我们的奖赏是多么复杂多变!
最著名的间接奖赏,是我们常常碰到的现象:即使我们不刻意去做,我们还是会去追求那些更可能使我们繁殖后代、遗传基因的伴侣,从这些特殊的伴侣身上我们同样能获得间接利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常常被那些能为我们将来的后代提供生存优势的人所吸引,即使我们根本还没想过养育孩子的问题。
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吸引力呢?心理学家们大致总结了这么几条:
临近(Proximity):喜欢身边的人
随着网络的发达,很多年轻人开始通过社交网站进行交友,或许题主也有过在网上结识网友的经历。但是当你听到朋友的声音、看到朋友的微笑、能够真实地握手的时候,这样的交流不是更加具有奖赏意义吗?大多数情况下,当人们近在咫尺地进行交往时(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这样的人际关系奖赏价值更高!
事实上,空间上的临近和人际吸引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一米左右的的就会造成很大的差别。想一下你上学的教室:新学期开始时你认得的是谁?谁又是你的新朋友?你认识的人和你喜欢的人在上课时很可能就坐在你的身边!如果在教室里给大学生分派座位,大学生更可能与坐在身边的人成为好友,而不是那些坐在教室另一边的人,即使教室非常小。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于熟识,也就是重复接触。中国的古话总是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这是有强烈的心理学研究证据的。那就是“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什么是“单纯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心理学家们的一个简单的调研,会让你以前所有的浪漫想法烟消云散:研究者们让一群男性和女性志愿者观察了一系列微笑的女性面孔,并被要求对每个人的吸引力进行打分。有些面孔他们只看了一次,有些则多达六次。在研究最后,那些被反复看多次的面孔得到了更高的吸引力评分,而原因除了只是被多看了几次以外,并无其他。你觉得熟人不可亲?大错特错啦。我们对于越熟悉的事物,越易形成积极的印象,这种倾向被心理学家称为“单纯曝光效应”。
而且这种单纯曝光效应适用于诸多不同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不管是照片、声音、形状、名称,甚至编造出来的词语,只要人们之前有所接触,他们就会对其做出更积极的评价。
同样的道理,“办公室恋情”通常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长相吸引力:喜欢可爱的人!
空间的临近把人们连接在一起之后,我们见到他人时可能最先注意到什么呢?答案相当一致:那就是他/她们的长相!所有人都被教育:“人不可貌相”,遗憾的是,长相的确影响着我们。长相吸引力对人们第一印象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外貌俊美的人更讨人喜欢,更好相处。
那么,最好看的面孔,是明星脸吗?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那么出乎意料:NO!
尽管广告牌上的大多是俊男靓女,但吸引我们的其实是大众脸。先看看一个广泛存在而历来不受重视的问题:为什么你会觉得一张脸比另一张更好看?尽管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学界一直认为这个问题太过主观而不值得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直到最近,利润丰厚的化妆品行业的介入,才使得科学家们开始进行科学的研究。
结果表明对于“我们长得怎么样”这一问题,老百姓有着巨大兴趣。但可能与你最初想到的不太一样的是,吸引力并不意味着“独特性”,事实正好相反。研究一再表明,当提到我们更喜欢哪张脸时,“平均化”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研究人员通过从若干人的照片提取面部特征并计算平均值,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得到一张复合脸,即平均后的脸。在偏好性测试中,这些高度平均的脸一直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而且,用于合成复合脸的面孔越多,相应的复合脸就越有吸引力。
这样才能更有吸引力:要显漂亮,请晒合照!
社交媒体的兴起,带动了一大批“晒照族”!看一看你的朋友圈,晒各种萌照的不少。然而,要想达到让你的朋友觉得你上相,不需要美颜相机,不需要美图秀秀,也不需要晒45°角拍摄的大头照,只需要晒合影即可!
这需要从心理学的另一个有趣的现象说起:拉拉队效应!
“拉拉队效应(cheerleadereffect)”,就是当你被朋友围绕时,会看起来更有吸引力。最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家Drew Walker与Edward Vul验证了这个假说:当我们看一群人时,倾向把大家的脸部特征“平均”,看其中一人时也会觉得比起只看他一人时更“平均”。因此,听起来平均、大众脸,似乎不是个好消息,不过对吸引力而言,却是另外一回事。Walker说:“平均脸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平均消除了不吸引人的特征。”他们怀疑这样的平均脸吸引力与我们倾向把一群对象视为“整体”,可能支持了“拉拉队效应”这个想法。
这些都是心理学家们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估计尚需时日验证。不过,相信题主和各位读者能够找到增加自己吸引力的好方法。别忘了,在下面留言,让大家共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