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十一月第二周教育笔记
(2012-11-11 13:29:5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笔记 |
“不成规矩,哪成方圆”,我觉得一个班的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好,它升到中班、大班常规也会好,所以小班常规的培养是常规培养的关键。
反思我们班级的常规,教师往往重视上课的常规、做操的常规、而盥洗的常规,晨间的常规、吃饭的常规、午睡的常规则很“宽松”,没有把这几个环节的常规抓好。
在此,我觉得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具体实施如下:
1、入园后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早,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2.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午餐,做到不说话、不走神、不东张西望,鼓励幼儿吃饱、吃好、不挑食!饭后会收拾碗和汤匙及桌上的残渣!搬小椅子坐在指定位置!
3、户外活动前两个小朋友拉手站队,上下楼时撒开手、不推也不挤、不东张西望,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活动时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和信号,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运用了多种方法:
一、
我所说的榜样是两个:一个是老师的榜样。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有效。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孩子,喝水时和孩子们一起排队,洗手时和孩子们一样,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因为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想模仿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幼儿。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教师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才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
另一个榜样是小朋友中的榜样。老师只要表扬了某个小朋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因此,老师应嘴勤一些,及时表扬幼儿中的良好行为。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二、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于是我们便编一些小小的故事,来教育幼儿,比如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好常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事情举例、观看动画片、带幼儿观摩常规好的班级等来教育幼儿。
三、
1.小粘贴的奖励。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可以提高幼儿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只要幼儿有一方面表现好,如早上入园时幼儿能有序的看书、搭积木等活动;进餐时,幼儿能做到安静进餐、不挑食;午睡时能安静进入卧室,互相帮助着拖下外衣,快快入睡等等,我都奖励。这样做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孩子们为了争做好宝宝,努力认真地遵守着各项常规。
2.设立“小班长”职务,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3.常规在游戏中学习、练习。幼儿喜欢游戏。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幼儿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我就采取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当幼儿玩了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时,我就说:“小朋友,送玩具回家了。”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球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四、
五、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园的密切合作。家园共育、达成共识,促进幼儿良好的习惯的养成,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家长们应为孩子起到身教的作用。
总之,常规的培养贵在坚持,当你对孩子们付出十分的爱心和耐心的时候,孩子们自然会听你的话,常规管理就会迎韧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