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少先队活动课课程资源的开发
(2015-01-23 14:20:12)
标签:
2014上海华师大辅导员培训论文 |
摘要:2012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少先队活动要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全国少工委六届四次会议就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也作了部署,要求课程要开设起来,取得实效。对于少先队工作者和辅导员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充分认识开设少先队活动课的意义,掌握少先队活动课的相关理论,把握少先队活动课的相关要求,实现少先队活动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科学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的基础要求。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课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员是组织的主人。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不断增长才干。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牲、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国家没有编教材,也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因此,其设计和实施主要由学校进行。就目前情况看,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资源储备是极为有限的。而且由于课程是新设置的,对其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无论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效层面,大家都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经验。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一种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少先队活动课的辅导员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因生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小学生喜欢的少先队活动呢?我认为,只有不断地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活动主题,才能使少先队活动课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
一、以校为本,以本地区的特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
少先队活动的课程资源蕴藏于学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师敏锐的思维之中。有句诗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少先队活动的课程资源就是动态变化的,它处于一个不断生成的状态,它是一种“活页资源”。那么,我们就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和学校实际情况来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节日活动:校运会、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读书节;专题活动: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心理健康、国防教育、民族教育、禁毒宣传;班队活动:升旗仪式、值周班活动、大队委竞选活动、社团活动、家长会。这些各类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活动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二、拓展外部环境,利用校外资源来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
三、充分挖掘地方乡土自然、人文历史、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
宿松县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建县于汉高祖四年,古称松兹侯国。地处吴头楚尾的宿松,历史悠久,孕育了许多优秀文化。宿松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祥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文南词”也源于此地。组织学生开展“保护传承发展黄梅戏、文南词”地方文化少先队活动;宿松又是水产大县。全县总水面面积682.28平方公里,其中可养水面560平方公里,宜渔淡水面积(可养水面84万亩)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冬季湖面不封冻,养殖无霜期256天,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渔业发展,而且整体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高等水生植物丰茂。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本县鱼和水生植物的种类,亲临湖区参观访问等。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又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开辟了新的资源。
总之,少先队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少先队活动的实施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向社区拓展,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走课程资源“校本化”之路。
参考文献:《少先队活动》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