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305)秋季回鞍日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友情

标签:
生活 |
分类: 《杂记》 |
有一位同窗好友也是插队知青,插队期间,我俩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炕,寒冷的冬季,我俩就把两床被放在一起睡一个被窝取暖。最近几年她跟随儿子往返在大连和沈阳之间,听说我回鞍山了,专程从沈阳赶回鞍山,为的是与我见上一面,我俩在真山真水、处处是美景的219公园里边走边聊,说不完的心里话直到分手还没聊够;
我的闺蜜更是只要有时间我俩就黏在一起,她看我太忙,恐我没有时间做饭,几次在家里蒸好包子往我家里送,知道我不吃肉,每次蒸的包子都是两种,素馅是为我包的,肉馅是为我老伴儿包的。我俩从1964年在市体校相识,集训的时候同吃同住同训练,相识至今60年一直保持联系,即使文大期间也没有间断。我们多次相约在不同的地点,每次分手都难舍难分地相互送别一程又一程;
我与发小两人从小玩到大,如今都已年过七十还没玩够,今年回鞍我俩又相约穿越千山(去年穿越两次,今年穿越一次),我俩从古道关入山,途径五龙宫等景点,从积翠门出山。我俩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边走边聊,从过去聊到现在,从现在聊到未来,尽情地享受着倾吐心声的快乐;
1973年我曾在单位民兵训练时相识的好朋友,后来她改行学医了,虽然分别多年,但感情犹在,我俩三观相同,共同的话题特别多,今年我俩曾四次相约,与当年的好朋友相聚、在饭店品尝小吃,我们逛公园、边聊天边拍照、录像留念,她说小时候曾经扭过大秧歌,于是在落叶铺地的公园里,她跳、我录,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我俩尽情地欣赏着秋日的美景,每次相聚都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她说:这些年我一直在搞业务,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松自己,今天我特别开心;
还有我在国企工作期间结交的一位好朋友,她小我八岁,我俩姐妹相称,关系情同至亲。我俩都居住在外地,几十年来联系甚少,今年我们终于在鞍山见面了,亲近的不得了,妹妹和妹夫在家里用盛宴招待我和老伴儿,并将市面无售、家里保存多年、挂着小金锁的珍藏酒打开了我们四个人一起品尝。浓香的藏酒如同我们两家人浓厚的情谊。言谈举止中处处体现着真情实意。临行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她们认为好的东西,从吃到穿到用的,都给我俩拿上一点,唯恐漏掉了一种,就连他们夫妻到福建旅游带回来的药用价值很高的“片仔癀”还给我拿了长得最好的两株,让我带回上海养殖,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亲情般的牵挂;
还有我们公司的销售副总,与我甚是谈得来,我俩像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说。工作性质所决定,她的工作特别忙,我在上海期间,我俩也是经常微信聊天,从个人到家庭,从公司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具体业务,无所不谈。我俩经常聊到深夜还都没有困意。今年回鞍山两个月,我俩在一起的时间却非常少。一个星期天,他推掉了所有的应酬,与我单独相处了一天,我俩走玉佛山、登瞭美塔、到市中心逛商场,晚上八点多才到家。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心里话;
在鞍期间,我们的老板和老板娘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亲自驾车,到辽阳龙鼎山去旅游了一天,两辆车上乘坐的是老板的家人、我、我的老伴儿、我的好友和闺蜜,一行11人,由此可见,我们的老板和老板娘以及他们的家人,已经把我们融入了亲人的行列。出发前,老板还携带了轮椅,旅游途中,老板一直用轮椅推着我的老伴儿行走,我的内心真的是既感动又感恩;
我们老板的哥哥,退休前曾在市内一家医院任医疗院长,是断指再植的专家,他还出过一本书《养骨经》,我称他冯院长。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是我十分敬仰的医者,几十年来,我和我的亲属、朋友只要身体出现故障,总是第一时间给冯院长打电话咨询治疗方法,他从未推托过,我自己所有的疾病都是冯院长给我治疗的,而且治愈的非常彻底,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当我说谢谢您,或说又给您添麻烦之类的话,他还说:“应该的,我就是你的保健医,有事就找我。”如今他退休了,每天定时去千山山脉的玉佛山路段行走锻炼身体。我和我的闺蜜约他一起走山,他欣然应答。我们从下午1点半上山,一直走到5点半,我们三个人边走边聊边欣赏山中的景色,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我们边走边聊,从冯院长那里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和生活中的医学常识,非常受益。
这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友情,为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比愉悦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