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
心肌梗塞
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偏高表示可能存在肌肉损害。肌酸磷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酶,在心肌和骨骼肌中含量最多。当肌肉受到损害时,肌酸磷酸激酶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其水平升高。以下是一些导致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1.药物不良反应:如肌肉注射麻醉药、止痛药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肌酸磷酸激酶偏高的程度也会比较明显。
2.剧烈运动:轻度增高的肌酸磷酸激酶可能与剧烈运动后骨骼肌损伤有关,越剧烈、时间越长,偏高程度越明显。
3.骨骼肌病变: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皮肌炎、严重肌肉损伤等。肌酸磷酸激酶存在于骨骼肌中,所以如果存在骨骼肌病变,肌酸磷酸激酶水平也会明显升高。
4.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心脏外科手术等,这些都是导致心肌损伤的原因,继而导致肌酸磷酸激酶偏高。
5.严重代谢疾病:部分严重代谢疾病会导致肌酸激酶升高,比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甲亢等。
6.分娩者和新生儿肌酸激酶活性要高于正常值。
7.在一些治疗和诊断措施之后,肌酸激酶有升高的可能。比如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休克,放射治疗,泌尿系检查及体外碎石等。
8.其他疾病:如脑血管意外、破伤风等,也可能导致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受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的影响,建议在采集标本前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排除了影响因素后仍然表现出明显偏高,建议进行其他指标检查,如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从而更清晰地了解所患疾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