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的三关(一)旧文补发

(2020-07-12 10:39:31)

红楼梦里的三关

 

菡萏

 

有朋友说《红楼梦》是本可怕的书,越读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的确如此。起初,从浅阅读开始,纠结的无非些表象随着不断深入,这件美丽的深衣,才得以打开。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巅峰,这毋庸置疑,知识储藏量也颇为浩瀚。

《红楼梦》到底写了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无非三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要表达,走不出的窠臼但能写得如此传神透彻,枝蔓广博,内核坚实的却很少读者喜欢它的原因。

 

 

 

 

 

每个人存活于世,皆非真空状态作为独立发热的个体,你有你的爹娘,他有他的兄弟姐妹,这便是血缘。小家庭以此为基础,大家族也由此派生做为纽带族与族之间,还可以形成更庞大的关系不仅达到生养目的,可扩充自身实力,联姻。这也是权贵间互联最简单的手段,贾、王、史、薛便处于这样的范畴他们互相渗透,彼此融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四大家族里,薛家没落最早,出场便投靠他人。书里虽写得暧昧,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凡涉及薛家,只用一个字便概括了,那便是“倚”。第四回,薛家面世,薛蟠打死冯渊,原告就用了“倚财仗势”四字,金陵一霸的写实作者在此极力一描他们全家进京,住于贾府,脂砚曾批“舅氏官出,惟姨可倚”因王子腾外升,而转投王夫人这。至薛蟠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暴打,宝钗劝其母不要兴师动众,免得落人话柄,依靠亲戚之势等。后来夏金桂亦有此话,此乃薛家结症,有钱无人,江河日尽。薛蟠草包,不能独撑门户,精神能力都缺钙,故寄人篱下。

先是在梨香院居住,后来建大观园这一处被扩了进去他们另移他处,但就是不走,一住很多年从第四回一直到八十回,包括薛蟠娶亲,薛蝌、宝琴进京均在此。这是极其不符合常理的,即便当初主人出于客套,留上一留,以后终有个自己的打算长策。所以金玉良缘的出现一点都不稀奇,唯有女儿嫁给贾府,方顺理成章,长长远远,这便是企图。

贾府是个液态容器,微电影,四大家族容身其中。最高统治者贾母系史家女儿,王夫人和王熙凤是王家女儿,皆为正室。宝玉后来娶了宝钗,薛家的女儿,贾家重要的女主人,均来自其他三个家族。众所周知女主人一个家庭的半壁江山,虽是嫁过来的,却在内帷说了算。尤其在丈夫不在,儿子长大成人后,便是太上老君地位相当牢固,贾母便是。尽管王夫人有时私下做点小动作,但内心贾母比如袭人的升迁,晴雯的病死,暗箱操作。即便像邢夫人那样没儿没女,填房出身的,也有一定地位和权利,并得到尊重封建社会崇尚等级制度,自有它运转的一套。

在贾府,王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王夫人嫁了过来,她的内侄女王熙凤也嫁了过来,此乃连锁反应裙带。王熙凤虽是大房贾赦那边的儿媳妇,却在贾政这边当家这还不够,随着薛家的介入,他们的雪球越滚越大。薛家和贾家并无关联,从中起杠杆作用的还是王家,因薛姨妈是王夫人的胞妹,才扯上关系。

薛家所谓的仗势倚人,那个仗的势便是薛姨妈娘家的势,不仅包括王子腾,包括贾府。所以贾雨村乱判葫芦案后,赶紧给贾政修书一封以买好。他的那顶乌纱是贾政替他谋的因他是林黛玉的老师,林如海从中斡旋,才得以依附门生,攀上贾府这艘大船自降一,结了宗侄关系。也由于这层关系,他因私废法,负了甄家当年的情义,致使香菱身世淹没,永无归期。

贾雨村是个重要人物,在前五回有两次起发第一次因甄士隐资助,入春闱,中了进士第二次由林如海贾政帮忙得以复职,候补应天府的缺。他因第二次负了第一次,不全是报贾政之恩,而是贾、王、史、薛的力量太大,金陵地方长官的这顶乌纱要靠他们来保。门子说得好,保不成,还得死,可见“护官符”的厉害。贾雨村能负甄家,便能负贾家,甄贾本是一家。他是奸雄,极会审时度势。甄家本是贾家的前奏预演,贾府最后的没落和雨村脱不了干系。

由此可见,人与人的关系多么复杂,属人情社会的蛛网,纵横交错,绝表面看到的一点点。

史家的女儿若何,我们是知道的,以贾母为例,四春随其长大,颇有教养。宝玉也是,黛玉进府贾母像个老母鸡,领着一堆小鸡娃,极尽疼爱。贾环就不一样赵姨娘带大,在身上能看到赵姨娘的影子和心性。王家不管作何出身,海牙子经商也好,权贵也罢,反正疏于教育。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没文化,这点书中一再点明,刘姥姥进府行酒令,王夫人的诗词句话是鸳鸯代劳的。

她们的行事作风也极尽泼辣,书中主子打人,王夫人是一例,嘴巴子扇得又脆又响王熙凤更是顺手,拔下簪子就能乱戳。清虚观打醮,一巴掌就把小道士扇了个跟头脸当时便紫胀起来又快又狠,是个惯家,且暴粗口。像王熙凤一边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一边叉腰骂人的行径,在四艳身上绝对看不到,也不屑。探春虽庶出,亲生母亲不着调,王熙凤敢欺负,但对她还是忌惮三分。一探春大气,光明磊落;二有见识有思想有文化,心里层次比她们高出数倍,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刘姥姥和贾府也没任何关系,她到贾府打秋风也是源于王家。女婿祖上曾和王家连过宗,不得已想出这个法子,拐弯抹角的亲戚,尚属王家那头。贾母称为亲家,林黛玉也说这是哪门姥姥,此乃实话。若姥姥是别人家的姥姥便没这般顺畅,王熙凤不会先倨后恭她对姥姥好,存有私意的

凤姐这个人左,和许多女人一样,凡娘家的都好,有通病不忘炫富娘家此乃她的缺处,俗气的一面。机密之事找娘家人帮忙,张华事件便是一例。书中写得讽刺,巧姐最后被舅舅卖掉,王熙凤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他们王家的人不是人,叫王信、王仁亡信亡仁也!都不是好东西。由于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作者下笔谨慎,写的尚保留。

抄检大观园,非常重要的回,也是贾府日暮西山正式开始。来抄检的,除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外,余者为五家陪房。王善保家的也是陪房,只不过是贾赦那边邢夫人的陪房。而这五家王夫人和王熙凤的陪房,可谓心腹。何为陪房?陪房是女主人嫁过来时,从娘家跟来的仆从,有整房带过来的,像旺儿一家有单个带来的,像平儿样的随身丫头。书中说得明白,还有几房在南方执事,即在府的全调动了。周瑞家的是其一,属宠奴,王夫人的嫡系王熙凤也信任,她们是通的。68回,王熙凤至花枝巷见尤二姐,跟去的也是这几个可见陪房重要,处核心地位,甚至是她们的天下。

大观园虽住着众多姊妹,但真正主人,只有宝玉、探春和李纨。其它的像迎春、惜春、黛玉、宝钗、湘云等皆属寄居迎春、惜春近些,属大老爷和贾珍那边的人。一路查抄很顺利,到探春那就卡住了探春神通广大,早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可知这世人,不都是她们买下的。

探春明火执仗,大门洞开,严阵以待且不准搜她的丫鬟们说自己最毒,头一个窝主凡丫鬟偷的东西均放她这,要搜就搜她的。命令丫鬟把她的妆奁,衾袱,衣包统统打开。这就变得很尴尬,谁敢搜她的她是堂堂的贾府千金!在过去的大家族里,未出阁的小姐异常尊贵,坐着吃饭,娶进门的媳妇得站着伺候,多年才能熬成婆。探春深谙此道,看她们如何行事!平儿也就帮着关的关,收的收。凤姐赔笑道,既然全在这,就不必搜了。探春还不依,步步紧逼,警告她们,要是回去说没搜,可不答应又声泪俱下任意挥洒了一番,根本没把王熙凤放在眼里。查抄大观园一节,是很重要的回目,充分显示了各位主人的性情和地位。尽管李纨、宝玉、探春都是主人。因宝玉的懦弱,李纨的息事,均被炒。也由于探春的好强和凛然正气,而没得逞。

有一点,读者忽略,探春反感的到底是什么?不单单是这种内讧丑行,更多的是陪房们的猖狂。她是贾府千金,自然看不惯她们在贾府兴风作浪,搜的是丫头,也是小姐的面。王善保家的不识趣,以为探春单恼凤姐,开玩笑,掀了下她的衣襟,探春回手就是一掌。王善保家的又羞又恼,哭着道,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意思是说在这里受了气,要回邢家去。伺书便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很明显,戳到了陪房的痛处。

王熙凤听到便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做强盗的都有个三言两语的。这话说得很尖锐,这是她的家,她怎么会是贼。探春话中有话赵姨娘和马道婆说过,敢打赌,这份家私都被她搬到娘家去了,这里的她指的便是王熙凤。至于有没有这事,还是赵姨娘信口雌黄,个人猜度,我们不做理论。但在某些人眼里,的确如此,并作者还上了这么一笔,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样的大家族,若都被娘家势力垄断还了得!能和陪房制衡的又是谁呢?是乳母,男主人的奶妈。这是贾府奴才层面的两大关系,他们互相制约,平稳前行。贾府人口众多,从麝月口中得知大概有千把人主子就十几个,每个奴才背后都有主子,每个主子身后也有一堆的奴才,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自身主子强大,奴才比旁的主子还体面,大有人在。

司棋为何是迎春的大丫头,而别人?是由于司棋的背景厉害,她的外婆即上边提到的王善保家的。我们不能小觑她,她是邢夫人最得力的陪房,邢家的家私至今还由她掌管着,这点邢大舅抱怨过。因为她体面,忘乎所以,才被探春打了。迎春属于贾赦那头唯一一位大小姐贴身丫鬟肥缺,很娇贵,仅次于小姐被称为副小姐很多人虎视眈眈司棋因其姥姥才得以上

鸳鸯是贾母的大丫头,所以她的哥哥是府里的买办,嫂子是贾母那边浆洗的头。买办同样是块肥缺,探春当家回专述过。他们所处的位置,都与鸳鸯关,别看鸳鸯骂她嫂子,那不代表什么“小忿不废懿亲”曹侯写得丝毫不乱。

拿黛玉来说,她的靠山是她的外婆贾母。贾母在众儿女中,最疼她母亲贾敏,遂把这份爱延至她身上,况黛玉冰雪聪明,乖巧可爱,遂与宝玉同待。紫鹃有句话,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再明白不过,贾母是黛玉唯一依靠。后面还有一句话,“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这些是肺腑之言。

宝钗和贾母没任何关系,她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原就投靠姨娘来的。她黛玉,一个娘家亲戚,一个夫家亲戚王夫人重宝钗很自然,宝玉婚姻的候选人不言而喻。至于金玉良缘,本人为杜撰玉非玉,属幻象,欺人而已,实是石头。作者写得很巧妙,石头对应的是草,木石前盟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两份姻缘——仙界和世俗里的两种不同缘分关系,即梦里梦外。

所以我们看红楼,不能拘泥某一个人,剥离出来单独说事,这样便会断章取义,一叶障目。

写于2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