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长史朱永后代在闽和平阳的线索

(2023-07-02 10:37:45)
标签:

365

健康

教育

历史

情感

温州长史朱永后代在闽和平阳的线索

 

朱丹朱

 

朱永泉和朱为宙两先生为了找寻浙南朱氏源头,通过查阅各路家谱、踏访众多朱氏宗祠,写成《子姓朱氏——腾蛟内硐桥头朱氏》、《重新考证瓯南朱氏源流的原因和经过》和《永城谯郡朱氏——瓯南宗支》三篇追源之作,精神可嘉,为后来者做出了榜样。

 

因各方面的原因,旧时家谱总有一些缺陷。就是我认为比较接近史实的《瓯台朱氏宗谱》,也存在问题。比如,它的前纪部分就是画蛇添足。从黄帝一直到敬则公再到光迪公后到守同、守和、守温、守滔四公。编谱者以为瓯台朱氏始祖朱永公为守同公之后,这点没有可靠的材料可证实,反而有材料可说明朱永祖上是平民百姓,因为朱永公之子朱谭公说过“吾素履无愧,子孙必有大吾门者。”

 

为了追踪朔源的需要,我将《瓯台朱氏宗谱》中朱永公后代迁居到福建和平阳(含苍南)的情况罗列于下,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当然,因《瓯台朱氏宗谱》修于元朝至元廿六年(公元1289年),后面发生的事情有待我们后来者认真准确地续上。

 

瓯台义阳朱氏始祖朱永公为唐元和元年进士,先在襄阳再到绍兴工作,最后任温州长史。二世为谭公。三世和公,武进士,初任高州刺史,在唐僖宗朝擢升温州牧兼静海军使,赠左监门威卫大将军,赐昼錦坊(今温州珠冠巷)。和公有四子,长次曰诞、翱、褒、著,后世称之为“永嘉四虎”或“温州兄弟四刺史”,就是家族历史上最辉煌的四位四世公。他们四人在温州的活动,现在被专家叫作“朱氏割据”,兄弟四人统治温州廿二年。

 

一、永嘉朱氏来自福建?

 

温州义阳朱氏四世朱褒在天复二年(0902年)四五月间逝世,其兄朱翱自韶州刺史调任温州刺史,但在同年十一月就被温州裨将丁章驱逐。诗人崔道融与朱褒兄弟友善,先辟为永嘉令再任静海军判官。天复二年(0902年)冬朱翱和朱著带着亲朋好友一起赴闽投靠王审知。这就是花坦朱氏认为自己祖先来自福建的原因,实际上花坦朱氏先祖就是昼锦坊朱氏,亦即今珠冠巷朱氏,入浙始祖为温州长史朱永,三世为武进士、温州牧兼静海军使朱和,而四世就是上面提及的温州刺史四兄弟。

 

朱翱后来投奔吴越国,因其子绍宗公娶了吴越王公主。应该是少数朱诞后代和大批朱著后代迁居到了永嘉花坦。朱诞第四子朱昊任长溪县尉离开花坦。朱著的长子朱仁泽,中为朱仁滔,次子为朱仁泳。朱仁滔次子朱延暐,温州别驾,复居温之永嘉昼錦坊,徙清通,为永嘉花坦朱氏始祖。

 

二、朱诞后人在长溪

 

上面已经说过,朱诞四子朱昊任长溪县尉,住长溪马嘴山脚,死后葬马嘴山。朱昊子朱俨,生于后梁时期,上舍出身,出任长溪县尹。朱俨子朱彪,生于后汉卒于宋。朱彪有两子,长朱懋,次朱格。

 

朱懋,上舍出身,宋天圣六年知台州,家临海大营前,即与我的先祖朱著在临海的一支后人同里居。朱懋有两子,为朱廷珪和朱廷璋,后者情况不明。而朱廷珪后来去了温岭松门,卒后就葬在那儿。朱廷珪有五子,其中三子不明,长子与次子的后代均在台州各地,有峰岩(可能是指温岭与乐清交界的雁荡山,或黄岩九峰)、东风山石研,有温岭松门,还有三门坑林。

 

朱格,字尚端,留居长溪。

 

应该说,朱诞那一支留在长溪的,只有朱格,其他都回到浙江了。因此要到长溪找“源头”材料,必须找到朱格的后代。

 

三、朱著后人在闽情况

 

太府卿、节度使朱著公,生三子。

 

长朱仁泽,太常寺卿、礼部侍郎,子孙世居永嘉、沈岙、瑶川。

 

次朱仁滔,检校尚书,生三子,徙居台州临海。孟曰朱延庆,工部尚书。仲曰朱延暐,温州别驾,复居温之永嘉昼錦坊,徙清通。季曰朱延皓,静海(军)文学(士),生五子,世居台之临邑。

 

三曰朱仁泳,银青光禄大夫,迁徐岙。

 

只有朱仁泽的后代留在福建。朱仁泽有两子,为朱延诗和朱延礼。朱延诗后代不明。朱延礼,仕后周温州通判、历水部外郎,子二。长叫朱洗,后代不明;次叫朱谔,有五子,其第四子为朱若虚。朱若虚有三子,分别为朱天球、朱天象和朱天牧。朱天牧,上舍出身,任福建闽县主薄,居闽县东山下。

 

朱天牧有后代在闽县,具体如下。朱天牧有两子,次子为朱常尹,居闽县。朱天牧长子为朱常希,朱常希有三子,中次朱广寄和朱广寀两人居闽县,而长子为朱广宜。朱广宜的独子就是瑶川朱氏始祖朱明烨,字允安,号玉溪,由进士入仕乐成县尹。

 

因此,若到古代闽县的范围去找“源头”,必须找到朱常尹及其两位侄儿朱广寄和朱广寀的踪迹。

 

四、朱永后人在平阳的情况

 

1、朱仁滔的后代在平阳

 

1)朱仁滔的第二子朱延暐后代在平阳情况。朱延暐少子为七世朱利涉,授秘书省正字、广东观察使。朱利涉的第二子为八世朱士廉,登进士、明州司理。朱士廉的第三子为九世朱正颜,字师回,居永嘉黄田,进士,肇庆府工曹。朱正颜只有一子为十世朱登,进士,终敷文阁侍制。朱登三子分别为十一世朱铣、朱铉和朱钺。

 

朱铉的儿子就是著名的进士朱梦龙。

 

而朱钺这一支也是朱氏旺脉,朱钺公子为十二世朱溱,居温州里瑞。朱溱少子为十三世朱蕴厚,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朱蕴厚子为十四世朱垍,迪功郎。朱垍子为十五世朱鉴孙,登宋宝祐四年进士,与文天祥(初名文云孙)同榜,仕太常寺簿,本贯临安府仁和县,寄居温州。朱鉴孙子为十六世朱谅,字信之,补将士郎。

 

回到朱铣这一支。朱铣,字翔楠,迁居平阳。朱铣的儿子就是平阳著名进士朱嗣宗,知钦州。朱嗣宗有两个儿子,叫朱景玄和朱景辉,都居平阳。

 

家谱上,朱景玄生于宋政和二年。记载他有个儿子叫朱妫,字子华,节度副使。写到这里,我强烈地怀疑温州地区有一位先祖叫朱彬一,也是节度副使,他应该就是朱妫朱子华!

 

朱景辉只有一个儿子叫朱求,字子明。朱求的独子为朱建,字正标,生于宋卒于元朝,葬昆岗。朱建有两子,为朱国端和朱国正。朱国端有子朱进和朱良豫,朱国正有子朱安和朱定。

 

朱进有三子,分别为朱希颜、朱希先和朱希善,均出生在宋末元初。

 

朱良豫有两子,为朱希圣和朱希文,均出生在元朝。

 

朱安出征亡故。

 

朱定有两子,叫朱文和朱武,也出生在元朝。

 

2)朱仁滔的第三子朱延皓后代在平阳情况。临海朱延皓公有五子,第三子为朱承霸。朱承霸的子孙自朝议大夫朱持及其后朱震仲,迁居平阳。

 

2、朱仁泳的后代在平阳

 

朱仁泳有两子,为朱延动和朱延纪。朱延纪的四个儿子中老大朱承亿,居黄岩药山。朱承亿的次子朱琦迁瑞安。朱琦儿子叫朱景琼,居瑞安。自朱景琼的儿子朱伯锡开始迁居平阳三桥。朱伯锡的儿子为朱希任,字杰青。朱希任有三个儿子,分别为朱址、朱岙实和朱昂,均出生于宋元祐到绍圣年间。

 

朱址的儿子叫朱仲贵,回瑞安,住东山庄。朱仲贵有子叫朱孟兆。

 

朱昂的儿子叫朱位,迁居梅源。朱位有两子,分别为朱孟植和朱孟槐。

 

独独朱岙实的后代没有记载,难道还在三桥?

 

五、《瓯台朱氏宗谱》中的朱文炳和朱文礼

 

因浙南朱氏考辩中提到朱文炳和朱文礼,我把《瓯台朱氏宗谱》中的朱文炳和朱文礼在此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甄别。

 

上面已提到过朱若虚。朱若虚有三子,分别为朱天球、朱天象和朱天牧。居住沈岙的朱天球生子朱中,朱中生朱傑,朱傑生朱资翁和朱资云。朱资云生朱祥。朱祥生于宋绍兴廿四年,居永嘉华亭庄,有子朱仪、朱惠和朱汝翼。

 

朱仪,字清玉,有两子为朱文炳(生于宋嘉定元年)和朱文泗(出继)。朱文炳有两著名儿子,分别为朱良显(号爱山,宋将仕郎)和朱良弼(号忱山,乡贡进士,将仕郎)。

 

朱惠,字清华,有子朱文礼。

 

朱汝翼,字信民,有子朱文泗(入继)。

 

本文的目的,就是想扶正浙南朱氏考源,并对寻祖提供一些线索。其实,我相信浙南朱氏的真正源头肯定在温州昼锦坊(朱官巷,即今珠冠巷)!

 

2016-07-19 初稿

2023-07-02 修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望春风
后一篇:台风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