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南旧事》阅读交流(借鉴)

(2012-04-26 16:50:0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写作
一、教材依据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亲近经典文学作品,推荐学生自行购买《城南旧事》阅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深度阅读。

   二、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中提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因此,我结合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拓宽视野。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学生阅读时往往采取浏览,关注情节,阅读处于浅表层次,从而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精妙,忽略了文字间渗透的核心内容。这样的粗读,没有深度的思考,没有潜心的研讨,只能事倍功半。指导我班学生共读《城南旧事》,旨在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籍的方法,旨在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指导学生深度阅读。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的内容。

    2、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通过走进故事、走近人物、走进情节等方式回忆情节,交流独特的阅读感受,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的精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五、教学难点

    体会文字间蕴含的浓浓的爱。

    六、教学准备

    1、学生独立阅读《城南旧事》,完成阅读记录卡。(记录卡附于文后)

    2、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城南故事》,并制作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链接课文,激情导入。

    1、链接课文,激情导入:播放《冬阳 童年骆驼队》最末一段录音。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2、师简单介绍作者。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朗读录音是我们本期学过的课文——

   生:《冬阳  童年  骆驼队》

    师:这篇课文选自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

   生:《城南旧事》

    师: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随着英子走进了她的城南,走进了她的旧事,也一起分享着英子童年时的心情。(课件出示《城南夜》的音乐)

    (二)了解故事梗概。

    1、师提问:这本小说由哪几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是谁?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说得准确又简洁的同学代表小组交流。(课件出示表格)

    2、全班交流。

    选择五个组,各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评议。

故事名称

主要

人物

用简要的话写一写故事内容

惠安馆

英子、秀贞、妞儿

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大学生回家后再也没有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

我们看海去

英子、中年男子

英子又在新家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兰姨娘

英子、兰姨娘、德先叔叔、爸爸

一个很有个性的兰姨娘投奔了爸爸,住在了英子家。英子慢慢喜欢上了这个手巧且善良的兰姨娘。可是英子不久发现爸爸喜欢上了兰姨娘并因此和妈妈生了嫌隙。为了让妈妈开心,英子设计搓合了兰姨娘和同住在家里的德先叔。不久德先叔与兰姨娘一起离开,爸爸若有所失。

驴打滚

英子、黄板牙(宋妈的丈夫、宋妈)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爸爸

英子参加了自己的小学毕业典礼,同时爸爸生了肺病,不久于这个人世。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三)评故事中的人物。

    过渡:当我们读着《城南旧事》,英子、秀贞、妞儿、宋妈、爸爸、兰姨娘……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都得归功于林海音传神的描写,接下来,老师将出示一些精彩的句子,同学们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是书中哪个人物。

    1、猜一猜:

    (1)教师课件出示书中的文字,学生猜文字描写的是哪个人物。

    片段一: 她从矮桌上拿起了一件没做完的衣服,朝我身上左比右比,然后高兴地对走进来的她的妈妈说: “妈,您瞧,我怎么说的,刚合适!那么就开领子吧。”说着,她又找了一根绳子绕着我的脖子量,我由她摆布,只管看墙上的那张画,那画的是一个白胖大娃娃,没有穿衣服,手里捧着大元宝,骑在一条大大的红鱼上。

    她转到我的面前来,看我仰着头,她也随着我的眼光看那张画,满是那么回事地说: “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八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

    “她”指的是( 秀贞),选自《惠安馆 》。

    片段二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他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他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他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他”指的是( 爸爸),选自《爸爸的花落了》。

    片段三:我手里拿着一个空瓶子和一根竹筷子,轻轻走进惠安馆,推开跨院的门,院里那棵槐树,果然又垂着许多绿虫子,秀贞说是吊死鬼,像秀贞的那几条蚕一样,嘴里吐着一条丝,从树上吊下来。我把吊死鬼一条条弄进我的空瓶里,回家去喂鸡吃,每天可以弄一瓶。那些吊死鬼装在小瓶里,咕囊咕囊地动,真是肉麻,我拿着装了吊死鬼的瓶子,胳膊常常觉得痒麻麻的,好像吊死鬼从瓶里爬到我的手上了,其实并没有。  

“我”指的是(英子),选自《惠安馆》。

    (2)四人小组的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精彩片段,指名另一个四人小组的同学猜猜文字描写的哪个人物。

    师:书中,像这样精彩的句子随处可见,同学们能不能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来读一读,让其余猜一猜这些文字描写的谁?

    2、评一评:

师:在大人的心目中秀贞是疯子,中年男子是小偷,而英子始终一双纯真的大眼睛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人,用一颗淳朴的心感知着北京城南发生的事情。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

    (1)小组合作。

    合作要求:每个组员选择一个人说一说英子心目中或者自己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是什么样的人?

    (2)全班交流。抽一号组员代表小组汇报。

    (四)品故事情节。      

    1、交流读完本书后最难忘的画面、难忘的情节。

    过渡:当我们静心地读完这部作品,一幅幅难忘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情节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脑海里。谁来说说这部作品中让你记忆犹新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动的情节,并读一读相关的语段。

    2、小组交流.

    (1)组员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令自己感动的情节。

    (2)每组商量好汇报方式,全班交流。(可以选择代表汇报,可以全组汇报。)

    3、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音乐《送别》)

    (五)结束

    听着同学们深情的朗读,我不由得想起了林海音先生七十七岁时在聆听钢琴家林海为《城南旧事》所谱的一组乐曲后:写下了一部略带伤感的回忆童年的小诗。(《城南夜》音乐响起,师生共同朗诵)    


静静地听,

静静地想,

回忆我的童年,

忽见柳条儿摇曳,

柳絮飞扬,

柳絮吹向我的脸上,

鼻孔里刺痒。

抚摸着鼻尖,

泪珠儿沾湿我七岁的小手。

……

我愿在这儿静静地听;

向我自己的心诉求:

给我一盏七月的莲花灯,

提着它,

我去踏冬月的雪,

一步一个脚印.踏到明春。

……

静静地听,

静静地听,

听城南的深夜,

听到冬阳的早晨。   

    师:同学们,我们静静地欣赏了林海音的文字,走进了她纯真而又略带忧虑的童年。同学们,趁着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光,阅读更多的书籍,让更多精美的语言文字丰富我们的童年。

 

附:

阅读记录卡

 

书 

 

阅读人

 

阅读时间

 

了解作者

《城南旧事》是一部(              )小说,我们曾经学过这本小说中的《           》。这本小说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          )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小说作者(      ),是台湾著名作家,原名(             ),小名(         )。她出生在日本(     ),生长在(       ),成名在(        )。

 

 

感知故事概要

 

故事名称

主要人物

用简要的话写一写故事内容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品味故事

1、从五个故事中选择一个喜欢的故事静心默读,勾出感动的词句、段落、情节,并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在旁边批注感受。

 

 

2、《城南旧事》一书中,我最喜欢                    (人物或情节、故事)。

 

因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