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腰葫芦与葫芦文化
房顶小菜园的亚腰葫芦快要收获了!
在我的房顶小菜园,亚腰葫芦是入户最晚的一个。那是去年的春天,我那二岁多的小孙子抱了个大葫芦玩,心中一动,就给他种了棵亚腰葫芦,虽然和南瓜、丝瓜等共爬一架,倒也相安无事,结了不少小葫芦,小一航玩的很高兴,今年自然少不了又种了两棵。

小葫芦苗长的很快,不多久,就顺着竹杆爬到我用旧网线和电话线拉的架上 ,开满了一架白花,结出了一个个葫芦娃。
在微风的吹拂下,朵朵五角形的小白花,在绳架上翩翩起舞、摇曳,仿佛在向你点头致意;顽皮的葫芦娃在东张西望、左右摇摆,来回晃动,如同荡着秋千的顽童,又仿佛在向你倾诉着什么,很是可爱。
据说,葫芦这种植物是有灵性的,如果所栽的葫芦结的葫芦娃多,那你家生的小孩肯定是男孩,如果结的葫芦娃少,肯定生女孩多。
葫芦的谐音为“福禄”、“护禄”,有驱灾辟邪、祈求幸福之意;同时葫芦籽众多,又有“子孙兴旺、繁荣吉祥”的喻意。特别是亚腰葫芦,看上去就是一个葫芦腰间束了一根绳,形成了上下两个串联的球体,象征着夫妻互敬互爱,婚姻和谐美满。有不少地方在新婚的夫妻枕边放一个用红绳拴着的亚腰葫芦,祝福小夫妻心心相印、白头偕老。
所以,有条件的朋友,就在家里种棵葫芦吧!
葫芦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据浙江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的考古发现,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开始种植葫芦,所以用葫芦作为盛水的用具,可能要比陶器和青铜器早的多。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中提到的”瓠“、”匏“、”壶“都是指的葫芦,而”葫芦“的正式称呼则从唐代开始流行。

人们喜爱葫芦,因为它爱生长、能蔓延、多结实,这一特点,恰恰与人类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孙繁衍的愿望相结合,借物抒情,产生了对萌芦的钟爱和崇拜,从而衍生出许多神话和吉祥福瑞故事。据文学大家闻一多考证,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至少有二十多个民族对葫芦崇拜,上古神话中关于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就是葫芦的化身;而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也是葫芦。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的历史积淀,成为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代代相传,葫芦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值得信赖的增寿、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孙的吉祥物。
现代结婚饮的交杯酒,其实是从古代的”合卺“酒演化而来。”合卺,夫妇之始也“,卺即葫芦。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必饮”合卺“酒,将一只葫芦剖作一对瓢,以红线相连,一对新人各执一系红绳之半瓢交杯对饮,然后合二半瓢为一体用红绳系牢,象征新婚夫妻连为一体。
在我国古代,葫芦总是和仙道连在一起,传说中的许多神话人物如铁拐李、尹喜等,都是和葫芦在一起的,甚至葫芦成为升仙得道的标志之一。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的灵宝,”壶中仙境“更是在道家臆想中成为至高无上的福地,无忧无虑、长生不老。因《八仙过海》的传说,葫芦跻身于”八宝“,获得”宝葫芦“美称,由于葫芦所具封闭、包藏等原生形状与性能,包罗了”应有尽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诱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及神秘感,谁拥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有什么。

神话传说中的葫芦不少是用来盛放灵丹妙药,现实中的葫芦却真的可入药:
葫芦味甘,性平滑无毒,其蔓、须、叶、花、子、壳均可入药,可解毒,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又可治面目、四肢肿,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痈疽恶疮。

按照形状和大小,我国的葫芦可分为二十五种:小瓢葫芦、中瓢葫芦、大瓢葫芦、小亚腰葫芦、中亚腰葫芦、大亚腰葫芦、扁圆葫芦、长柄葫芦、苹果葫芦、新疆葫芦、疙瘩葫芦、佛手葫芦、手捻葫芦、花生葫芦、鹤首葫芦、冬瓜葫芦、鸡蛋葫芦、小棒葫芦、中棒葫芦、大棒葫芦、小长柄葫芦、大扁圆葫芦、元宝葫芦、梨形葫芦、本长葫芦。
我种的为小亚腰葫芦,还有一种手捻葫芦更小,长度以不超过5厘米为佳。

葫芦的用途极为广泛,除可以食用、药用外,老葫芦的日常用途更广,除用盛水、盛酒及装药等日用外,更被雕刻、彩绘、烙画成名种珍贵观赏品或吉祥物,得到上至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甚至小小玩童的喜爱和珍藏。
因而,小小葫芦集天然工艺品、美味蔬菜、治病中药等于一身,可谓人间之宝。
手机拍于自家小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