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勾连教学资源外力,增强道法课堂内力

(2024-05-07 22:41:15)
标签:

收藏

教育

勾连教学资源外力,增强道法课堂内力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叶聿扬

摘要:道法课堂教学怎么引用课外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积极探究与思索的问题。“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情景化设计”“获取理论性视点”等,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关注点。这里,就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借助外力提升课堂内力谈点认识,抛砖引玉。

关键词:教学资源,勾连外力技巧;探究;增强内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道法课堂教学引用课外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生命力,是教学不可或缺的路径。我们不难发现,初中七、八、九年级道法教材,不论哪一册,教材里的不少知识点融入了其它学科知识;不难想象,身边有不少故事情境,可以引入课堂;不难发现,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一些感悟性的视点,对课堂教学富有启发意义。那么,怎样把这些外在的东西,为我课堂所用呢?这里,就初中道法课堂教学跨学科知识整合、搜罗教学情境性材料、捕捉实践中悟得的科学视点等基本策略,谈点实践技巧。

    一、课堂教学跨学科知识整合基本策略

“学科知识整合”已不是什么新名词,跨学科知识整合也不是梦!我们也谈谈政治教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整合艺术。说起教材,教材应当是一本“活标本”。其本身,包括时政本身,基于政治的挂帅、领头羊、领头雁、火车头、排头兵……,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它也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如,“青春期生理变化”、《珍视生命》一课“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教学,涉及生物学科,卫生与健康,环保与生态等。

时政的“空间技术与实验”教学,涉及物理知识。法官审判员独角兽“学习”两个字表达的内容、字的意味、拼音、生僻字、“慎独”“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成语等教学,涉及语文、文字、美术知识。“唱响自信之歌”“单音与和声”等,把学生引入“音乐的殿堂”。“资本论利润计算”“哥德巴赫猜想故事”把数学知识引入课堂,学科融入激发学习兴趣。试卷讲评课,选择题ABCD选项,念音易混,采用“苹果、男孩、猫、狗” 英语单词读音,就解决了混淆问题。“网络的利与弊”教学,与信技是分不开的。漫画题讲解与美术书法(不会画,但或许天生的会欣赏)相关,“防疫”“科学家发明电灯”的故事,与变魔术的化学科学相关。时政奥运会体育,“同住地球村”、时政分析涉及的国家与地区与地理相关。

政史不分家,“人是由古猿变来的”等观点讲解,涉及生物技术、进化论,也涉及历史知识。制图、时政“劳动课”讲解“劳动创造人本身” 涉及劳技课程。道法课与各学科知识勾连,并非牵强附会,好比农村人说的牵葛藤亲或“株连九族”,“勾连教学法”让课堂生辉。“志愿者”“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等知识点学习,涉及社会发展筒史知识。“心理变化”“矛盾心理”“心理保健医生“心理调节方法”等教学,更是与心健学科不无关系。

政治老师本身就必须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学行家。与人打交道,所有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学知识,也必须与政治学科基本知识或常识融合。对整合课的理解不宜肤浅,在操作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学科课程知识结合时,反对简单拼凑、走过场等现象。教学“点到为止”,不是简单的搬运与结合。

学科整合是一种基于学科的知识基础和要求,通过整顿、协调、优化、重组学科,优化学习资源,是跃出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改变了原本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教学模式。它能改变教师传统的执教者身份。学科整合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个体认知能力学科间相互沟通、相互联系,把相关联的知识放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得更全面、更系统。学科间整合是指教学可以与音乐相融合,与美术相融合,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融合在一起。

教学中学科之间的整合,要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严格界限,是有难度的,更对教师学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道法学科的教学领域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学科天分得以有效展现,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学科整合使道法更美,使学生更爱本学科,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要坚决打破“闭门造车”的授课方法。就教科研来说,同学科之间互相融合,不同学科之间互相学习也是必要的。道法老师可以听听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多途径了解各学科的教学法优点,在道法课上更好地做到学科整合,“天地万物,为我所用”,增强道法教学骨力。通过道法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也改变学生“政治枯燥无味”成见,让他们发现道法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二、教学情景化设计基本策略

教学情景化设计,是教学导向问题,事关教学的有序开展。

什么是情境?以前,曾经学术界充斥“情景”一词,这与“情境”是有区别与联系的。教学融入环境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情境的作用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引发学生的体验等,让学生轻松地、自然而然地获取新知。

情境素材的来源,有真实情境,有虚拟情境。虚拟的情境也来源于生活,以真实事件作为依据,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虚拟基于真实的生活来构建。

情境产生,需要老师预设情境,促成生成性的情境,进而激发真实性的情境。生成性的情境往往是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

情境从分类来说,包括复杂情境,也包括简单情境。应视学生认知情况,以简单情境为主。复杂情境用辩证思维,理性探究、驾驭复杂局面时才用之。这样,学生更有空间。多种多样的情境,呈现形式不一,可以图片,可以视频,可以文字等方式,还可以用小品表演、诗歌美文朗诵等,在呈现上要创新。

新课标特别重视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离不开情境设计。特别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一)强调正面导向。多选择正面事例,负面的少用或不用。但导向一定要非常明确,不能有摇摆,否则可能产生误导,甚至导致负面效果。

(二)强调真实性、典型性。情境选材为大多数人发生的、经历的,勿选个案、个例,尤其是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时,千万勿用个别代替普遍问题。

(三)注意时代性。选材要考虑是否符合时代主题,彰显“新”时代,一起向未来。要考虑与社会主题一致,并非追求材料多新,而是要考虑是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四)注重贴近性。要符合学生认知。如,漫画题材好,但有的学生认知达不到,难于触及。可以加以改良,加以进一步优化。

(五)考虑情境结构性。注意一节课之后的关联性,勿产生课间与课后的反差,思维产生矛盾。这是细节的问题,也当更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六)要有服务性。情境服务于教学,要把握教材的主线。如,组织学生讨论,不够充分,产生碰撞等,不急于转向知识点,可以通过情境分析达成实践与知识的一致。如,网络交往新时空,强调的是“新”,科学理性交往,讲述其“利”和“弊”时,发力要清楚,“弊”勿发力过大,让学生印象网络都是“坏”的。其实,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正确用网。网络交往的虚拟、平等、自主等几个特点,从功能上而言,都可能带来利弊,导向勿偏离。网络是学生今后必须长期接触的东西,利弊必须全面衡量。要优化教学,让学生知道其弊,更多地看到其利。

勾连情境,实施情境教学,是本学科乃至所有学科必须跨过去的“坎”,必须面对。教师教学语言表述时,应引用情境,让情境引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做什么,积极引导,教师表达什么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促成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三、探究实践中获取科学理论性视点应用基本策略

正如商界的“触点行销”策略,我们教学也寻觅传播价值的核心信息

如,在“大中小(学校)”结对子一体化活动中,参加大学马院开展的“民主”“民生”集体备课研讨会上,教授讲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专家作精彩点评,就结合校本、地本资源开发与利用,突出“红色”主题。专家认为,好的思政课是有标本的,有好人脉,“大中小”产生共鸣。认为,小学初中,重视启蒙、体验;高中,在于常识;大学,重在探究。认为,教学当“丰满”,丰满思想,这是思政课的根本;教学要“充满”。充满知识含量;教学要“饱满”,让教学有生动性与凸显关爱情怀。为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自信,自己要有信仰;知识要广博,教学思路当清晰,教学要有充分准备,让学生受益更多;教学要有方法,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体现教学实效性,让学生知识入脑、入耳、入心。

总之,道法课勾连教学资源外力,对于增强道法课堂内力,是一门大学问,大有探究技术。从跨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情景化设计、实践中获取理论性视点等作尝试,是增强道法课堂教学力量的良好策略。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

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教育与职业;网络资源等。

 

注明:此文标题修改名为《基于考试与评价的道法教学资源勾连探析》,发表于《教育考试与评价》20241月下 第二期,被该期刊评为一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