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活用
(2023-09-04 18:48:29)
标签:
教育收藏 |
浅析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活用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多媒体教学工具。微课具有独特的利用价值,本文简要分析了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组织探究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技能”“融入政治热点体现时效性”“微复习以巩固拓展”等活用策略,希望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探索;价值与策略
将微课活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有趣的学习和探索体验。适当地融入微课教育方法,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更具扩张性、开放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参与中有效利用时间,打破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一、微课的来历背景
“微课”为何物?好比“创客”勇于创新,“微课”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基于“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这些以一定的组织相互关系和缤纷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纯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为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链”,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利用价值
微课是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是道法教学设计中的常用手段,在各种类型的课程课堂中都有很多的应用。据实践所知,不清晰的知识点、不明确的说法,通过数字化形式的呈现、分析、对比等,均可以得到更好地阐释。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理论性强,加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说教和讲授为主,对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带来了一定的考验。将微课巧妙灵活运用于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应用微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热情,可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1]。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制作微课件,使原始的理论知识简单易懂,并在微课件中引导学生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讨论和交流,利于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课程。
(二)精准对接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不同的学习背景,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因材施教,让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学习,或自主探索,或发现不足,或精读等。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分析考试中常用的题型和易出错的题目[2]。同时,教师也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学以致用。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时政热点、新闻动态等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实现“无纸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由于教材编写的理论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学习效果不理想,核心素质的培养效果也不佳。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以教材知识理论为出发点,运用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和评价进行精心设计,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实际经验,有利于学生提高教材内容的接受度,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这样的认同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形成思想与行为相统一。此外,由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长期接触网络衍生内容,其心理存在被误导的风险[3]。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模块概念,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浏览网页内容的过程中准确分辨网络内容的优劣,摆脱网络的负面影响。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微课”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采取微课法授课,组织探究提升学生合作探究技能、融入政治热点体现时效性、微复习以巩固拓展等,都值得尝试。
(一)运用微课组织探究,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技能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强调探究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互动学习能力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微课广泛应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探究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中[4]。因此,教师可以拓展微课堂的应用思路,加强利用微课堂设计开展创新性课堂探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从而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组织探究时,应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开发信息多媒体资源进行微课制作,并在微课的基础上设计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开放式探究活动。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数据收集和观点讨论等方式。
道法的文本解读,思维可视化,小专题、结构化,思维过程的整体性、系统化,强化学生对知识表述的逻辑层次等方面,微课的介入,会达成课堂的真生成。
(二)关注时政热点,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效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经验密切相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教师在介绍时政热点时,要注意所介绍的热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而不是他们对政治热点的看法。例如,在讲授“疫情”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致敬医务人员,强调勇于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义军”爱国奉献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国家防疫部门发布的防疫指南和宣传片,讲解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做好个人防护的意识。学生的家国情怀,非一堂课可提升铸就的,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化,勿太空泛,以达成学习效果,为此,微课作用非同一般。
通过时政热点话题的引入,结合信息技术的立体生动展示,并与学生的社会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最终在行为中体现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
(三)课后微复习,有效巩固拓展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可以将课程引入生活,或者通过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再通过教学平台让学生做好课后微复习。
在传统的德法教育中,由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遇到知识困惑时,过度依赖老师或同学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漂亮的微课令课堂精微,造就精微的微课堂,它是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的资源支撑,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库;帮助学生积极地拓展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活用微课专题可以很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新革新。通过微课教学,完善课堂教学流程,利用微课中大量的单点教学内容和经典案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微课利于构建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可以提供学习资源,改善学习支持条件,构建基于小组合作和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课堂环境,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小华.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20(35):115-116.
[2]徐俊龙. 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分析[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2020:202-203.DOI:10.26914/c.cnkihy.2020.003284.
[3]魏银.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6):36+39.
[4]张冉.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