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2025-05-08 16:13:02)
标签:

曲鹞奇

十堰柏和心理

十堰心理督导

十堰心理师培训

十堰心理咨询师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十堰柏和心理 邹邹

 

“啃老”一词,常用来形容那些已成年且具备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依旧依赖父母或亲戚养活。乍听起来,“啃老”带有强烈的羞耻感与贬义色彩。然而,当我们置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出身中高层家庭的子女,又有几个能真正脱离“啃老”困境?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在古代,世袭制度使得贵族子弟得以享受祖上荫庇,轻松获取资源与地位,这难道不是一种“啃老”?再看近现代,那些毕业后便能全款购车购房的年轻人、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以及凭借父母人脉轻松跨越职场障碍的人,他们背后不也是家庭资源的强力支撑?只是,这些行为被冠以“托举”“扶持”等更为悦耳的词汇,掩盖了其本质。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底层家庭往往资源匮乏,父母自身可能也缺乏积累与传承资源的意识,于是便创造了“啃老羞耻”这一观念。底层家庭子女在组建小家庭时,还在纠结是否让老人帮忙带孩子,而中高层家庭的父母早已为孙辈规划学区房。如此一来,底层家庭的孩子仿佛代代都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啃老羞耻”的观念更是让他们在向父母寻求帮助时背负沉重心理负担。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但这绝非鼓励年轻人躺平与不劳而获,而是意在强调家族财富与精神传承在代际间的重要性。中高层家庭深知为子女创造有利条件的必要性,让孩子站在自己肩膀上拼搏,而许多底层家庭父母因自身局限,难以给予子女物质与精神滋养。部分底层家长甚至秉持“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观念,逃避托举责任,致使子女成长之路布满荆棘,长期处于匮乏状态。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回顾80后童年,常被教导“不比穿戴,比学习”,实则暗含深意。学习是孩子的责任,而衣着本应由父母负责。然而,底层家庭父母往往只愿孩子独自拼搏,不愿自身融入竞争,由此陷入恶性循环。那些对子女冷漠、不愿付出的父母,最终也养出自私、冷漠、脆弱的下一代。

底层家庭说“啃老”,中高层家庭说“托举”

“啃老”实为伪命题,不过是底层家长为逃避托举责任所找的遮羞布。社会应正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打破阶层固化,助力底层家庭突破困境,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