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女

(2014-06-03 11:09:09)
标签:

随笔

 

                              

     韩国济州岛上有海女。没见时,把她们想象成了神秘的仙女;见了后,才知道她们都己经很老了,是一群承受了太多海浪和海风侵袭的老妈妈。现在一想起来,仍会涌动着敬意,也夹杂着丝丝怜悯。 

      那天去海边,黑色的礁岩下,海浪滚动。有四位海女作下海捕捞表演。都已是70多岁的老妈妈了,穿着连身的黑色橡皮衣裤,酱色脸盘,刻着深深的皱纹,却明朗地笑着。下海前,在海滩上舞动步子唱起歌,说是为壮胆,也为祈福。韩国规定,为了保护生态,海女下海,不允许戴氧气罩。那得全凭老人们的一口气,在海里挣扎着空手捕捞。

四海女跳入海中游远后,就潜入海底,不见人影了。不一会儿,有一人举着一只大目魚在海中露了脸,游了过来时,岸上的人一阵欢呼。接着,其它三位老人,也举着东西游了过来,看不清是什么海产品。

当地人说,这是海女下海的真实翻版,沒有演释的添加。年轻时,她们就是这样的劳作来养活全家。那时,岛上的男人都去打仗了,靠她们在大海里捕捞海产,既当食物,也卖了换取粮食。有的海女,生下孩子15天就下海,把孩子放在海边,皮肤被海风吹坏。这样的坚强,延续了海女们的一生。有的海女,到了8090岁,还不与孩子同住,坚持自理生活,偶尔下海捞点魚虾。

海女,是战争改变了的女人,她们沒有了娇柔和依赖,让自已的骨架扛起了男人的重担。幸运的是,这里的菜马强键了她们的生命。每个海女,一生中都吃过三次马骨粉,20岁时吃100天,40岁时吃100天,60岁时吃6个月,便终身不得骨骼和关节病。有位海女,98岁时摔倒,3天后就起身行走。听说,这些马,由宋朝时的中国人带入饲养。直至清代,济州岛尚是中国属地,在当地博物馆,可看到光绪年时的证签文字。

一代海女,已经到了生命的尾声,海女潜海捕捞的历史也将终结。她们已经御下生活的重担,只是因为一生的习性,她们还会出现在海边,向异国人和下一代展示她们曾经的生活,也增加一些老年生活的来源。

海边的半山腰上,有家小酒馆,专门供应海女捞上来的新鲜海产品。长须在动的大目魚、鲜活的鲍魚、不知名的当地海魚、贝肉,切成薄片装在盆子里,用店里自制的调料蘸着吃,鲜味满唇。海女老妈妈告诉我们:必须喝白酒,暖胃杀菌。我们用小酒盅干杯,迎着海风。海风吹散了柜台前海女们的短发,她们脸上硬而直的线条,让人看到女人在历经岁月磨砺后留下的痕迹,微笑也掩盖不住两眼中的苍桑。盘子里那些美味的海鲜,是因了海女们一生的付出,才得以从海里到了游客们的盘里。

沿下山的小道,有三二海女坐着兜售一些晒干了的海产,用韩语在招徕游客,笑容诚恳,语音微弱,在嘈杂中一点显不出超出于人的高声。站在近处的几位女游客拿着相机要拍一位很老的海女,突然,这位海女老妈妈收敛了笑容,严声厉气地向女游客摆手,一脸僵硬。女游客一怔,随即收起了相机,海女的脸上才松弛下来。

为什么不让拍?女游客疑孤。这位海女老妈妈一定想着,一张没有女人味的老脸,怎么可以到处流传?游客是猎奇,而在她们,心中该有多少人生的酸楚?面对一拨拨风姿绰约的女人,那瞬间的严厉,正是心中委屈的迸发。

从山间回望大海,宏阔辽远,波涛汹涌。走在下山的路上,那些在波涛间沉浮的海女们,她们曾经艰辛的倩影和突兀的怒气,同时出现在我的脑海。女人的承担和女人的失去,不知是值得骄傲,还是值得惋惜?不过,我想,这个民族的后人一定会永远铭记着她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