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弹性

(2014-03-06 11:01:20)
标签:

随笔

 

                                

     生命的跌宕起伏,总是让人感慨。有的人在陷入生活的谷底后沉寂,有的人却在谷底的泥潭中重新起步,攀援上新的生命高度。这是一种坚韧的生命弹性。遙望这样的攀援背影,总是让人充满敬意。

    

人们津津乐道于以财富的拥有,来衡量一个人重新崛起的价值。有人便说,企业家在艰难困苦中成长,他们有这样一种生命的韧劲,可以复而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这样的人。尽管他们不曾有这样浓烈的色彩和惊诧的起伏,但却有同样的生命强度。

我的一位朋友,蒙难入狱。一无所有的他,却在牢房重燃生命之火,下决心研究中庸理学。他看了狱中图书馆所有与中庸相关的古今书籍,托人带入需查阅的图书典册,记下近百万字笔记,摘录几百则左证实例。出狱后,我去他的出租房探望,存资料的四只塑料大箱子高高垒在床边,正在整理的狱中笔记,看上去密密麻麻,他说自己都要仔细辨认。令他自傲的是,已对中庸之学的历史形成、中庸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思想的影响、以及近百年来这一学说在华人世界的不同反响,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形成了可写四本书的论述框架。内容所涉,遍及社会、经济、管理、文化、艺术,特别对近几十年,因弃中庸之学所出现的偏颇乱象,有详实析述。现在,每天早上5点起床,理资料、作笔记,然后去公司上班。

这是他与自已的外甥女共同开的公司,年收入有几十万。年已60的他,却仍步覆铿镪,充满激情。如果全心从商,也能以财富展示自己的价值。但是,他说,公司经营稳定后,就专让外甥女打理,自己用大部分时间写书。我一直没问,他为什么要在生命的黄昏时段,把研究中庸理学作为最后的生活内容,是原本喜欢,还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提示了他?

那天在钱塘江边散步,面对高矗的办公楼,我说:以后把你公司开到这里吧。他掏出布手帕边擦着汗边回答,我会去找乡村一安静地方完成这几本书,这一辈子,完成这几本书,比公司赚几百万重要,这是我对自已的人生交代。

望着宽阔的江水,我感到,他是不想用金钱来证实自己重新起步后,能做得多好,他认为做的那件事有价值,就是他的生命最终的质量。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中庸理学,随着社会变迁,几经波折,现在,正值国泰民安,整理和阐述这一学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功莫大焉。

我说,有一位历经战争胜败的将军,曾有这样的人生感受: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他爬得多高,而是看他跌到谷底时,反弹得多高。伴着滔滔江水的浪花,他朗朗的笑声喷突而出。将军的话让他很是受用,他是感到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力量。

然而,这样的力量将消耗在青灯黄卷中,他的简易的书桌前会留下一个孤寂的身影,让我记住。当这样画面,配上将军的注释时,成功二字有多少令人感怀的内容。文化史家说,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磨难而没有断流,是因为有民间的传承。我相信,当他踏着传承者的印迹走来时,人们关注他的目光一定温润而又虔敬。

   有一次,他的外甥女告诉我,他喜欢与我交流。我应道,因为,我能看到他刻苦研读中的情怀,并且知道,这展示着一个男人生命的强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音乐的边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