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一个专注的眼神
宁 白
一个男人大病,一个女人了解一种秘方可治。于是,这位女人跑到乡下,托人到山上挖起一棵小树,砍下树根,再把树根锯成寸多长小段,劈成数柈,装了大半个编织袋,自己扛回城里。
那是个夏天。50多岁,身高1.5米的女人,時髦打扮,扛着编织袋,出现在这个男人家门口时,己是汗流浃背。男人打开门,惊呆了。
他和她并非亲密的朋友,平时无多往来。只是他在一个管理公司任职時,她是属下一家小企业的头,况且此時己退休多年。
迎进家后,男人问:你为什么费这样周折,扛这么远路,都把你压坏了!
女人说:你生这病,要帮你。几年前,我遭难,到公司找领导,别人见我都不理,只有你,把我迎进办公室,还给我泡了杯茶。这一杯茶,我永远记得。
男人己不记得那杯茶:迎客泡茶,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啊!
一位老局长退二线了,一位与局长相差太多等级,只有十来员工的小企业领导去看望他。老局长自然也心怡神悦。有同事问她:老局长在位時,你们也沒什么来往,现在倒反而去看他了,图得什么?
女领导说,他到任時,召我们一批小企业开会,没开多久,市里通知开紧急会议。他站起来,跟我们打招呼,说对不起,并且,用目光和我们十几个人,一一注视致歉。那个关注的眼神,一下子让我觉得很受尊重。这样的领导,就是退了,我也记挂。
那位同事的思路还没转过来,怔了好一阵。在他什么都讲“图”的盘算中,大概是对人走,茶凉不凉,有了纠结。
那些迭迭抱怨世人对他不公的人,那些永远痛恨世情冷漠的人,那些委屈得不到尊重的人,在跌宕变幻的社会中,你坚守住了“一杯茶”的人情礼仪了吗?在与凡人、草根的交往中,你心灵的目光,没有游离于他们的眼神么?如果你连“滴水”的付出,都要左顾右昐,衡量再三,那么,“涌泉”自然不会向你的“高处”流去。
我想起青少年时的卡耐基。这位未来的钢铁大王,此时在一家药店当店员。某天,下大雨,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进店躲雨。卡耐基见此,拿了一把椅子请老妇人就坐,谦和热情。老妇人十分感谢。第二天上午,洛克菲洛钢铁公司来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去他们公司上班。卡耐基很是奇怪。事后知道,老妇人竟是洛克菲洛先生的母親。从此,卡耐基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并不是为了等待“泉涌”,才去倒一杯茶,搬一只椅,也不是为了得到“冷落”时的探望,才把自己的目光在低层人员眼前歉意地停留。只是,这种古道礼节的坚守,这种淡化尊卑的平等,总会拨动人的柔软的心弦,久久回响。
一杯茶、一个关注的眼神,人所需要的关爱,有时,就这么一点点。可是,有多少人,在风云诡谲、贵贱分明的红尘,能心静守仁,以礼示德?谁做到了,谁就站在了人格的高处,谁就把“‘人’字写得比较端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