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忙碌而充实的一年

(2016-02-06 13:22:58)
标签:

反思

小结

分类: 发现生活

回首2015年,每个日子都是忙碌而充实的,因为有了积极、平和的心态,因为拥有帮助、支持我的领导老师们,使得每个日子都是闪亮而珍贵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一梳理、温记,以便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一、爱岗敬业,执著奋进讲奉献

一年来,周视导、周现场、微视频展示评比、识字专题研讨、大市评优课、省级观摩课、一师一优课晒课、央馆调研、全国名校长峰会、省教学新时空、区课改博览会……各项活动紧锣密鼓,接连不断,我放弃休息时间,和教师一起研课、磨课,以培育语文名师梯队为己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不断锤炼自己。

组织开展教师阅读演讲比赛、“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小学生成长日记、整班写字比赛等系列活动共6。指导李伟老师执教《夹竹桃》在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一等奖,指导郭静老师在央馆调研活动中执教绘本《獾的礼物》,指导陈雯雯老师在全国第11届名校长峰会上执教《观书有感》,受到好评。在“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语文学科共晒课218节,16位老师获大市一等奖,2名教师获部级优课。李伟、付军玲、满田田、高慧四位青年教师参加大市评优课均获一等奖。

二、务实求真,学会改变谋发展

1.主题式课堂观察构建区域教研范式

围绕“学讲”理念,以“学科周现场”为平台,以“问题驱动式学习活动”为主题,以“主题式课堂观察”为载体,构建“研究共同体”, 聚焦“教材解读、学情分析、问题设计、合作学习”四个重点问题,开展语文教学基本结构的重点研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营造“教得对、导得巧、学得好”的语文新课堂。

借鉴崔允漷课堂观察已有成果,从学生学习、教师助学两个维度,紧扣学为中心,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研讨三个流程开展研讨,观察框架的构建和观察量表的开发,实现了观察的多角度分析以及过程的深层次合作,体现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方面内容,使得教研由单一走向丰富,从模糊走向专业。

一年来,在民主路等学校开展研讨活动12次,近百名教师开放课堂,近千名教师参与研讨,积累典型课例100多个,呈现出一种基于“学讲”理念的区域教研范式。《基于学讲理念的教研新样态》等研究成果《徐州教科研》发表,并收录《学进去,讲出来——徐州市域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一书。

2.名家课例观察,实现系统化理论转型

鼓楼小语,底蕴深厚,名家辈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上半年,我们组织教师对于永正老师近百个课例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科学取向教学论进行课堂观察,撰写课例评析,实现由单向度的经验描述向系统化的理论转型为践行学讲提供航标和方向,培育鼓楼小语研究团队,实现鼓楼教育代际传承。

3.信息技术融合,呈现多角度观察分析

今年12月,我们与明诚易通合作,以孙娟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合作学习等维度,利用听评课系统平台助力课堂观察,将数据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实现教研活动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三、知行合一,夯实根基共成长

教研员,既要教又要研,既要从理论上引导教师,又要在实践层面给予教师帮助。一年来,在刘文琪副局长和刘春华主任带领下,深入一线调研,听课及讲座150余节。

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我执教的《灰椋鸟》一课获市级一等奖。在徐州市送教下乡、区绘本教学、市陶研会“城乡大课堂”、省教学新时空等活动中上课、作点评,为国培、省培及新教师做经典诵读、校本教研、成长日记、语文教学等专题讲座,在省研究所调研会议、区课改博览会上做经验介绍,均受到好评。

阅读《于永正教育文集》《阅读整理学》《学习论》《教师的价值》《教书记》等26本书,感悟为学之道,为师之道,力求教研合一,知行合一。坚持撰写教育博客,共计43篇;坚持每天写日记,积累30多万字。撰写的《一节基于学情的读写课》《将写字10分钟落到实处》等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杂志刊登。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协调能力不足,研究能力不强等问题。今后,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凝心治学,躬身实践,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鼓楼教育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