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2016-02-21 20:11:40)
标签:
计划教育科学 |
分类: 计划总结 |
本学期,我仍担任东校区五年级的科学教学,现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在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由扶到放,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
二、教材简析:
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多是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包括“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事物”、“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等研究主题。这些内容能使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并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也是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好素材,可以使学生在思想、身体发展方面有进一步的收获。
课本思路以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各种自然秘密为主,多采用“认识构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复练习”的结构,从而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教学重点是:认识自己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系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知识。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长期观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入地认识自己,通过了解人体的一些基本常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关爱自己。
2.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
3.了解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是因为它们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以及繁殖方式等,而且这种适应性是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的。
4.知道春夏季节的显著星座,继续观察星空的变化,培养长期观察的能力。
5.:借助天平、杠杆和滑轮等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是符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知道各种简单机械的特点和优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动手、敢于提出问题、团结协作、交流、记录等能力。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以及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由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4.扩展学生的观察内容和方法,要求学生进行连续性的观察和测量,体验观察的多样性。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
2.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一些自然事物的规律,自然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永恒变化的,变化时有规律的。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以学生的探索为主,针对五年级科学课的特点让探索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体现民主、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进度:
周次 |
起止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机动 |
1 |
2.25~2.28 |
整体把握教材 |
1 |
|
2 |
2.29~3.6 |
1.食物到哪里去了2.我们的呼吸 |
2 |
|
3 |
3.7~3.13 |
3.心脏和血管 |
2 |
|
4 |
3.14~3.20 |
4.脑和神经 5.凸透镜 |
2 |
|
5 |
3.21~3.27 |
6.照相机和眼睛 7.保护眼睛 |
2 |
|
6 |
3.28~4.3 |
8.潜望镜的秘密 9.神奇的“眼睛” |
2 |
|
7 |
4.4~4.10 |
10.种子发芽了 |
1 |
1 |
8 |
4.11~4.17 |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 |
2 |
|
9 |
4.18~4.24 |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14.植物的分身术 |
2 |
|
10 |
4.25~5.1 |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
1 |
1 |
11 |
5.2~5.8 |
16.春季星空 |
1 |
1 |
12 |
5.9~5.15 |
17.夏季星空 |
2 |
|
13 |
5.16~5.22 |
18.杠杆19.斜面 |
2 |
|
14 |
5.23~5.29 |
20.滑轮21.齿轮 |
2 |
|
15 |
5.30~6.5 |
22.自行车的科学 |
1 |
1 |
16 |
6.6~6.12 |
23.未来的交通工具复习第五单元、 |
2 |
|
17 |
6.13~6.19 |
研究与实践1、2 |
2 |
|
18 |
6.20~6.26 |
复习 |
2 |
|
19 |
6.27~7.3 |
复习 |
2 |
|
20 |
6.30~7.4 |
|
六、实验教学计划
周次 |
课题 |
实验内容 |
实验器材 |
实验类型 |
一 |
1、食物到哪里去了 |
检验淀粉 |
馒头、试管、淀粉液、碘酒、烧杯等 |
分组 |
二 |
2、我们的呼吸 |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变浑浊 |
集气瓶、石灰水、玻璃管等 |
演示 |
四 |
5、凸透镜 |
凸透镜作用 |
放大镜、蜡烛、纸屏等 |
分组 |
五 |
7、保护眼睛 |
近视的形成 |
放大镜、蜡烛、纸屏等 |
分组 |
十三 |
18、斜面 |
斜面的作用 |
小车、测力计、斜面 |
分组 |
十三 |
19、杠杆 |
杠杆的作用 |
杠杆尺、钩码等 |
分组 |
十四 |
20、滑轮 |
滑轮的作用 |
支架、滑轮、钩码 |
分组 |